美国飞虎队在长汀的故事

一把汤匙见友谊


飞虎队赠给康拜三的不锈钢汤匙。

长汀庆祝抗战胜利搭建的塑像台。

毛伟先

看到眼前这把刻有“U.S.N.”字样的不锈钢汤匙,我又回忆起母亲康拜三生前向我讲述的抗战时期的往事。1945年2月,美国飞虎队(第14航空队)进驻长汀,40多架战斗机及20多架运输机降落在长汀机场。“他们是来共同抗日的!”长汀市民奔走相告,并友善地接待他们。一天傍晚,几位飞虎队员路过我们毛家设在兆征路的毛铭新印务局,并进店购买文具,我母亲立即热情招呼接待。一向文静内向的她为何热情接待飞虎队?原来背后有一段她和亲人亲身经历的故事。

她的母亲、我的外婆叫钟品兰,外婆的哥哥叫钟品松,外婆兄妹俩在抗战中的遭遇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1939年端午节次日,日机侵袭长汀县,在水东街康宅老屋上方投下了炸弹,在日机的轰炸下......你们外婆倒下了,面目全非,那时她才48岁呀!”母亲每次和我们说到这里总是忍不住心底的悲伤。这次日机轰炸造成了火烧水东街衢弯头的惨案,水东街、半片街、社坛前、鸡毛洞、铸锅寮下、仙隐观前、东门报恩寺等多处被炸,烧毁商铺民宅二百余间,遇难民众40多人。我的外公康简如(北京大学法学博士、知名律师)受此打击,怀恨终生。

让我们家人刻骨铭心的经历还有一次,那是1943年11月24日,那天母亲生第三胎,难产,只好请当医生的舅公钟品松来接生。“那天中午,防空警报声刺耳,我正要躲进家里改建的防空洞时,突然看见舅公背着出诊箱急匆匆地进了母亲的房间。日机的轰炸声响了,舅公紧张地接生,我在防空洞里听着轰炸声害怕极了。后来轰炸声停了,传来婴儿的哭声,我的三弟出生了。我走出防空洞,一眼看见一块弹片插在墙上,有菜刀那样大小。舅公背着出诊箱又急匆匆出去救治伤员了。这情景,我至今历历在目!”2014年10月,祜先大哥生前又一次向我们回忆道,“那时,大家还沉浸在19天前日机轰炸造成苍玉洞惨案的恐惧和愤怒中。”母亲生前也多次向我们讲述这些历史。

日机轰炸长汀,给长汀人民造成重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长汀人民也组织起来,勇敢地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我的舅公钟品松医生和同仁自发组织救护队,发动群众学习救护常识,为伤员免费治疗。美国飞虎队进驻长汀后的几次空战,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也增强了长汀人民对抗战必胜的信念,人们尽己所能为飞虎队提供帮助。母亲怀着感恩的心态,热情接待飞虎队员,搬椅子、端茶送水。尽管双方均听不懂对方的语言,但他们从母亲的行动和比划中感受到友善,礼貌地翘起了拇指。

一回生,二回熟。“次数多了,他们进入店里,会叫我们夫妇‘米斯特毛’‘蜜思易斯毛’,”母亲对我们说,“我也结结巴巴地对其中的一位军官叫‘米斯特陈’。”“他们特别喜欢长汀的美食。有时,他们的翻译员会让我带他们去附近的小吃店吃点心,有时会让我代买端回,在我们店里吃。有时小吃店关门了,我也会煮一些客家小吃请他们。他们吃得津津有味,翘起拇指说着‘古德’‘古德’,把旁边的人逗得一同笑起来。”看到他们不习惯使用筷子,母亲便拿出陶瓷汤匙给他们用。他们很喜欢小孩,经常逗我当时才3岁的三哥玩耍。一天,他们送来一份礼物,母亲打开看,竟是三把亮晶晶的不锈钢汤匙。母亲连连鞠躬致谢,小孩更是抓住汤匙不放手,大家都开心笑起来。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二战结束。喜讯传来,长汀全城欢呼,还在兆征路中心地块搭台庆祝抗战胜利。飞虎队员与长汀人民共同庆祝,度过三个不眠之夜。不久后,飞虎队员和战机撤离长汀。飞虎队员与长汀人民的友谊,被双方长期保存下来。这把传递友情的汤匙,也被我母亲珍藏下来。

1969年1月,我作为知识青年要上山下乡到农村了。行前,母亲为我整理行李,郑重地交给我这把不锈钢汤匙,叮嘱我要好好保存。

十多年后,我和妻子从外地调回长汀工作。母亲看到我们仍在使用这把汤匙,很是高兴,特地向我们讲述了飞虎队赠送汤匙的往事。母亲还说:“他们是来共同抗战的,我们要记人家的好,做人要懂感恩,要‘长情’。”

现在,我的舅公、外公、父母、三个哥哥均已故去,我也73岁了。这把有79年历史的汤匙,我家一直保存、使用着。它是飞虎队与长汀人民友谊的历史见证物,承载着中美人民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