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香女人


牧原

她的名字叫陈桂花,你说能不香吗?据她自己说,那天,父亲扩建屋厝,正移走门口一棵桂花树,她呱呱落地,于是父亲就给她起名“桂花”。

桂花树移走了,陈桂花在芦芝乡的大深村长大了,长得比桂花美、比桂花香,惊艳了山沟里那一片瓦房为顶土坯为墙的村庄。

20岁那年,桂花嫁给了一位本地人。婚后的桂花独自挑起家庭的担子,她在大深村靠近潘洛铁矿的街头开了一家小餐馆,做起了小生意。桂花的餐馆没有招牌,但是从那里飘出的香味却是那样的诱人。很快,桂花做的红烧猪蹄成了招牌菜,在矿内外出了名。

婚后第二年,生下儿子,坐完月子,小店继续开张,桂花依旧为家庭打拼着。如果生活一直这样,也许平平淡淡过一生,桂花也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桂花了。可是命运往往喜欢折腾它最喜欢的人。

孩子七岁那年,桂花和丈夫离了婚。离婚后,桂花带着儿子进城读书。从偏僻的乡下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城里,生活的压力可想而知。她摆地摊卖服装,进酒店当经理,和几个姐妹开物业公司......可以说,为了生活,她一刻不敢怠慢。

身心俱疲的时候,她想起她的拿手菜“红烧猪蹄”。2003年,她在漳平桂林的街上开了一家饭店。这一次,她的饭店有名字了,叫“花姐饭庄”。店里的招牌菜升级换代,由“红烧猪蹄”变为“猪脚鸡公酒”,这可是漳平女人坐月子必吃的“大补”啊。花姐还执行“限量版”政策,每天只做十只鸡,想吃,预定明天!

由于名声大,客人多,花姐逐渐招架不住了——不是饭菜做不好,而是起早贪黑太累受不了。坚持了四年,终于生病住院,饭店关门。

此后,花姐又做了三年装修行业,虽谈不上风生水起,也在业内有一定的影响力。

如果花姐就这样一直做下去,那花姐仍然是普普通通的花姐,乡下的桂花,城里的花姐而已。但,她不是那样的人。

2009年,爱喝茶的花姐,终于投身茶界,开了一家茶叶店,起了个别致的名字叫“格好”。有人理解为“格外好”,花姐逢人便解释说,是闽南话“特别好、更好”的意思。

格好,果然好,茶好,人更好。桂花先是把铁观音卖出花儿来,再把漳平水仙茶卖出花儿来,她居然带着漳平水仙茶的四方块饼茶闯进北京茶城“马连道”,仅四年卖出十二万斤!

如果桂花就这样一直干下去,以她对茶的悟性,“茶叶西施”不敢说,小小的“富茶婆”是稳稳地。但桂花绝不是普普通通的桂花。

2016年,桂花当选为大深村的妇女主任,这是她命运的一次重要转折。因为她突然萌生了搞农业的念头,她想为家乡做点事。

她承包了村子附近洛阳溪畔平坂山下一块土地。

她种了百香果,千辛万苦,丰收在望的时候,一场台风过后,惨不忍睹。

她又改种发源于建阳的水果新品种桔柚,尽心尽力,精心管理了三年,终于挂果了,可是,成熟的果实又酸又小......

桂花不服输的倔劲儿上来了,她请专家到果园一探究竟。专家告诉她,是土壤的问题,需要施肥改土,将果树嫁接沃柑。

桂花调来沃柑的果枝,一口气把全部桔柚嫁接完毕。

寒来暑往,花开花落。桂花成功了,独一无二的“桔柚柑”“三体果”风味独特,鲜甜,微酸,带一点点柚香,成为个人和团体采摘活动的首选。

为了搞好农业,桂花特意读了三年农学院的函授课程。桂花成立了格好农业,农场全程有机管理,施用生物有机肥。桂花还开了一家专售绿色农产品的格好专卖店。

一来二去,桂花突然发现,原来手头上有点钱的她,因为搞了农业,突然从“富婆”成了“负婆”。

但是,她不后悔,农业虽辛苦,但雨露总在滋润,阳光长年普照,土地不负勤劳,希望一直都在。

阳春三月,桂花喜欢一人来到果园。那一刻,果树开花了,沁人心脾的花香扑面而来,桂花深呼吸,有点陶醉。

桂花抬头望望天,透过蓝天白云,她想起儿子,这个她含辛茹苦带大的孩子,从部队转业后,在苏州成了家,也有了孩子......

桂花想起自己这半辈子,她一直想过成心里想的生活的样子,却一直被命运之手拖拽着,差一点过成另外的样子。

桂花突然笑了,她心里说,别想这么多了,顺着花香,往前一直走就是了,我就不信艰苦的生活中会少了香味——我叫桂花,注定一路芬芳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