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县文化和体育局局长 傅晓冬:

以棒球为『媒 』促推海峡两岸民间交流


连城县文化和体育局局长傅晓冬介绍,近年来,连城县依托县台商工业区棒球系列运动用品生产企业集聚优势,在全县中小学校推广普及棒球运动,逐步打造具有连城地方特色的棒球小镇,使棒球运动成为连城县对台交流的一张亮丽名片。

2006年以来,连城县成功引进4家台资棒球运动用品生产企业落户庙前镇台商工业园集中区,目前该县已初步形成完整的棒球产业链,产品出口至世界各地,成为中国最大的棒球系列运动用品生产基地和全球棒球运动用品采购商重要采购点。

2012年,在台资棒球运动用品生产企业和政府的支持推动下,连城县聘请台湾专业教练在连城执教,开始在全县中、小学校中推广青少年棒球运动,并将棒球运动列入县中、小学体育课选用教材,先后成立50支青少年棒球队,参与训练比赛队员1000余人,培养了本土一大批棒球骨干教师,成为全国青少年棒球运动开展较为广泛的县份。2023年2所学校获评“闽台棒球交流试点校”。“棒球的本垒在英文是‘家’的意思,棒球比赛就是以‘回家’为目的的运动,比赛中运动员以‘家’为目标,默契协作,共同为了回家而努力,与‘两岸一家亲’的理念不谋而合。”傅晓冬说。

在文化中互动,在交流中融合。2014年起,连城成功举办了第七届、第十一届、第十五届海峡论坛·海峡两岸(连城)棒球文化节等两岸交流活动17场次,共有19支台湾青少年棒球队(慢速垒球队)540多人次来莲比赛交流。共派出6支少棒球队、150多人次赴台参加比赛,奠定了莲台棒球文化交流良好的基础,成为大陆参与两岸青少年棒球交流最为广泛的县份。2017年,讲述莲台青少年棒球故事的广播剧《棒球兄弟》开播,获全国对台港澳创优广播剧一等奖。今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5场比较大的赛事,闽台慢速垒球邀请赛、青少年棒垒球邀请赛等,已有49支来自大陆和台湾的队伍总计964名选手来到连城参加比赛。

接下来,连城将进一步以棒球为“媒”,深化两岸青少年融合交流:

一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闽台体育交流的工作部署,抓住创建“闽台棒垒球区域发展中心”的重要机遇,打造城市响亮新名片,以此带动棒垒球等青少年特色体育项目合作,搭建两岸青少年交流融合的新桥梁。

二是打造棒垒球运动一流设施场地,在目前拥有的中国连城海峡两岸棒球文化交流中心、县工业园区棒垒球训练基地的基础上进行工业园区棒垒球训练基地(二期)改造提升,并计划依托天一温泉酒店1号楼,建立棒球主题酒店,并设置酒店体育公园内建设棒垒球训练场地,为承接国家级棒垒球赛事,提供了坚实的后勤基础。

三是常态化举办莲台青少年棒球运动交流活动,以棒球运动为媒介,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棒球运动增进友谊切磋技艺,推动两岸青少年更深层次的交流,提升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连城将进一步发挥棒球文化优势,夯实客家亲情基础,加强两岸交流融合,完善棒球小镇建设,积极打造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傅晓冬表示。

(融媒体记者 曾俊钦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