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平台创园区管委会主任 聂淑玲:

精准施策靶向发力 推动台创园高质量发展


“漳平台创园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和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优势,大胆先行先试,努力深化两岸融合发展,逐步形成产业特色鲜明、台农聚集发展的良好态势。”聂淑玲介绍,漳平台创园从2016年起连续七年在全国28个台创园建设发展考评中获得第一名。

漳平台创园在推动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龙岩样板”建设中,积极落实同等待遇,通过推行“妈妈式”服务机制,维护台胞合法权益,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闽台经贸深度融合。着力先行先试,在推进支持台胞参政议政、引导台胞参与当地乡村治理和推荐优秀台胞参评荣誉称号等重点区域率先突破。另外,通过推进基层交往交流、深化民间宗亲交流和加强特色文化交流等途径,深化人文交流,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

聂淑玲介绍,当前,在推动园区升级发展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如高山茶产业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上因现有企业开发能力有限,要素保障受限,三产发展不平衡;人才结构不理想,入驻台青在品牌推广、文创设计、文旅运营等方面接续不足,无法满足园区后续发展需求;台创园核心区城镇设施功能配套还不完善,出行通道不够便捷;两岸交流交往平台作用发挥不够、交流热度不高,特别是首来族到访数仍然较少,交流交往需要进一步深化等问题。

台创园管委会有信心有决心携手园区台农台企在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龙岩样板”,创建“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先行基地、海峡两岸乡村振兴合作基地”中做出新成绩。

针对当前台创园发展中的短板和问题,她希望上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助力园区发展。一方面加大三产融合发展要素保障制度的创新探索。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是农业产业提质增效的有效途径,茶旅融合也符合园区台农产业提升的愿望。但是在茶园内(林地)建设部分占地不大的小规模品茶、研学等农业服务设施必须通过土地招拍挂形式才能取得用地许可,台农对此较难理解,也成为茶旅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同时,山区乡镇在引进台青人才上也缺乏竞争力。希望相关部门在符合当前相关法律条规的前提下,在农村的三产用地、台青引进等要素保障上创新探索,以更加有效的办法助推园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

另一方面,建议支持台创园核心区完善设施建设。“我市高度重视台创园发展,正全力开展‘台湾特色小镇’近30个配套设施项目建设,其中永福高速公路项目已经取得极大进展,明确了线路走向,启动了前期工作。希望有关部门在今后争取中央资金补助和加快前期工作上给予帮助和支持,尽量减轻地方财政压力,及早完成项目工可及各项前置条件审批工作,为项目早日开工建设提供保障。”聂淑玲说。

同时,建议支持漳平创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今年以来,园区开展了15批次的两岸基层交流,并承办第一届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大会,在两岸引起较大反响。园区台农在台湾农业界有较大影响力,在促进两岸交往上积极投入,为带动两岸乡村治理、乡村融合提供了更多可能。希望上级党委政府继续支持漳平成为两岸农业交流大会主办地,支持常态化举办两岸斗茶赛、邀请两岸民间团体、行业组织及首来族来访考察,并适当给予部分资金补助,让漳平台创园成为岛内台农到大陆交流交往的首选地,为深化两岸融合发展贡献力量。

(融媒体记者 施薇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