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墨点点偏爱秋


刘丽芬

格言有云:近观显巧,中观造势,宏观构景。每处景观,无不有着自身的内涵。

爱极远目看秋。有人置身梧桐树下,怜秋叶零落,色衰脉萎;瘦了残枝,无力在冷风中撑起憔悴,任晨霜裹上一层伤感。近观,细腻着墨不乏精巧,却也平添一缕惆怅,季节迭次更替引出内心的萧肃。

有人叹秋树一路,满地黄叶;院落墙显,村庄瓦露。两三行人,沿枯篱走过,风衣摆动,引起身后簌簌作响。空街冷巷,一派萧条,一种寂寥。中观,给予伤感与冷清的交融。

偏有秋之大气。人的视线开阔,可以触及天地,可以览至山海;行草原枯荣,走大漠风沙,边界无穷延续,背景博大。空间清净简明,无遮无挡容纳。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

偏爱秋之旷远。“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是何等生气勃勃的写意。秋日晴空,天高云淡,万里无垠;一鹤冲天直上,矫健凌厉,奋翅而飞。以蓝天为背景,以苍穹为依托,动点牵引了目光,在鹤飞翔的痕迹中感受自然的宏大。孤傲与勇敢,在寒秋里冲击着人的懦弱,在空旷中激发着志的渐生。

偏爱秋之深浓。登高远眺,群山暮霭,江湖斜阳,“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余晖在层层叠叠的起伏中,透射出深深浅浅的红。那是冬晨的暖,夏后的梦。万顷芦苇摇曳,飞出絮花来,似云似雾;千山枫林静立,染得赤叶回,如火如血。可曾幻想,飞鸟栖了哪片晚霞,清江溶了哪重云天?也许期待:芦苇深处,渔人撑出秋船;枫林密地,倦鸟唱起秋歌。无法细看到的秋,反而让心境容纳更多更深。

偏爱秋之丰硕。南畴稻米香,北陌疏烟淡;田野沟垅连片,尽写收成的喜悦,一层金黄一层浪,风作水流云作舟,炊烟摇橹。东湖莲蓬满,西岭橘子红;山水朦胧相接,溢出果实的芬芳,一秋仓满一秋香,日为喜鼓月为槌,繁星起舞。斟上一杯赐福的秋,拜了苍天,酹了土地,谢了人间。

偏有秋之悲。秋风飒飒,落叶纷纷,最闻不得秋蝉冷吟,一番薄凉摇碎秋梦。似见纳兰静夜举酒不慌,赌书消得泼茶香,欲诉还休,心中了然,奈何当时只道是寻常。

黛玉临窗执笔,秋窗风雨夕,“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惆怅唯美,宝玉来了,秋雨不停。

落墨点点偏爱秋。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