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找保姆
■安谅
人生有无数个艰难。时下,为老母亲找保姆,又成了一大难。
母亲是镇江人,13岁到了大都市,辛苦劳作一辈子。父亲过世20多年后,眼见母亲愈来愈衰老,明人找了医生,也陪她去医院,效果甚微。她一边又叹做事做不动了,一边又不接受明人要聘保姆的意见。
经过漫长的劝说,老母亲终于同意找保姆了。她是有条件的:人要干干净净,勤快是必然的,还有价格也不能太高。明人让人帮着物色了几个,都被否决了。大半年过去了,这事还没落实。
后来反复劝说,老母亲碰巧身体有所不适,总算接纳了一位来自乡下老家的妇人,姑且叫她小A。小A来了后,与老母亲还蛮谈得来,干活也麻利,烧的几个菜,也适合老母亲的口味。天气晴好的时候,小A还扶着老母亲去小区里散散步。晚上是睡在老母亲家里的,客厅沙发拉下来,便是一张床。
明人和家人的压力明显缓解,腾出时间可以做些自己的事了。
正逢假日,小A说,她想回家几天。据她与老母亲聊过,她离异单身,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老父亲,还有一个在南京读大学的女儿。节假日回家,与家人团聚,人之常情,老母亲爽快答应。还主动多加了点工钱给她,临走时,还备了瓜果点心之类,让她带回家。小A走了没两天,老母亲的脸色就变了,她说:“上次你从外地买回铁皮枫斗,但后来我一直没找到。她走后,我发现装铁皮枫斗的空盒子又出现了,放在厨柜上,她是欺我人老脑子不行了,玩花头劲,难怪,她的行李箱鼓鼓的。”
老母亲说得这么言之凿凿,态度坚决,明人看不出有缓和的余地,便只能接受老母亲的意见,找了个理由,让介绍人回了小A,还表示了感谢和歉意。
得再找保姆了。这次决定找钟点工,每天上午简单收拾一下房间,烧两个菜,就可以了。保姆中介公司的老邻居帮忙物色了一位,就称她为小B。据说很勤快,人比较朴素,就“禀报”老母亲,她点头认可。小B来了几天,还真不赖,活干得清清爽爽,就是菜太咸。好在一点拨,她就立马整改,后来的几个菜不咸不淡,还蛮入味。
好景不长。小B某天说她家里有事,不干钟点工这活了。这令老母亲和明人颇为失望。不过,小B说,她和她表妹说好了,可以接替她。
小B的表妹来了。比小B确实年轻一些,活却干得粗糙多了。从老邻居处了解,才知她是没在公司正式挂过号的,像小B这样挂过号的,身体状况和劳动能力之类的公司都了如指掌。其实,小B并没离开,她是私下帮不合格的表妹接活。这表妹干了几天,自己也觉无趣,便借别人出了更高的价格,主动离开了。
一段时间后,老母亲自己找了一位,说是在楼下一位邻居家做的,这阿姨愿意上门再为老母亲干点活,只有一个半小时。这位阿姨就称为小D,每天按时到来,活干得还算说得过去。但没多久,就提出每天来一小时,又有楼内哪家请了她。老母亲勉强答应,那小D就上蹿下跳,干活像急行军,匆匆了事,时间一久,老母亲就辞了她。
这以后,新保姆一直没找见。老母亲又像回到了先前,拖着歪歪扭扭的身子,自己操持家务。明人和家人每次看着,心里都不好受,能帮做点尽量做点。于是,再找保姆,找钟点工的话题又反复被提起,又反复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