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花开别样红

——龙岩市“八五”普法工作亮点纷呈


■ 融媒体记者 施薇 通讯员 陈德荣

“志愿者到我们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法治宣传、法治服务,还为我们送来了自己编写的《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手册》。”8日,龙岩市司法局组织“蒲公英”普法志愿者,深入龙岩阿赛特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福建鑫鹭钨业有限公司等企业时,企业负责人如是说。这是我市司法行政部门送法进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活动、护企安商到一线的一个缩影。

自“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我市充分发挥法治宣传教育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市中的基础性作用,坚持把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观念、推动法治实践作为法治宣传教育的主要任务,构建了多层次、立体化、全覆盖的法治宣传教育模式,为聚力建设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谋篇定向 绘就法治宣传教育大蓝图

把牢普法工作方向盘,抓好谋篇布局与拧紧责任螺丝是关键。

近年来,我市突出规划牵引力、清单管控力和统筹保障力,把法治宣传教育作为法治龙岩建设、法治政府建设、法治社会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在全市上下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人大监督、政协支持、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人民群众为主体”的“大普法”工作格局。

出台法治龙岩、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一规划两方案”以及“八五”普法规划,建立健全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工作规则、工作细则、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将法治建设纳入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检查内容,将法治宣传教育纳入综合绩效、平安建设、文明创建等考核评价内容……一个个重要文件、一个个重要举措,贯穿到全民普法各方面和全过程。

“‘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的责任制,就是把国家机关普法责任进一步细化、实化,以生动直观的方式把法理、情理讲清楚,让人民群众更好地理解法律规定,在法治实践中感受法治精神。这既有利于减少执法中的冲突和对立,也有利于增强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江勋善如是说。

我市全面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积极探索述法评议新模式,建立会前调研、现场述法、领导点评、督察整改、结果运用等全链条机制,7个县(市、区)54位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37位县(市、区)党政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了现场述法,在全省率先实现县级现场述法评议全覆盖。

精准发力 画好法治宣传教育工笔画

“头雁先飞,群雁齐追”。掌握法治规则,树立法治理念,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已经成为领导干部的“必修课”。

我市认真落实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专题法治讲座、任前考法、年度述法等制度,举办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研讨班、培训班和宣讲报告会,推进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常态化。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法治督察知识测试和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试内容,累计参与知识测试、学法考试40余万人次。

聚焦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是我市普法工作牢牢把握的又一重点。我市重点完善“法治副校长”制度,实现全市各中小学配备率100%。健全学校法律顾问制度,配齐配强法治课教师、法治辅导员,开展“开学第一课”“离校最后一课”“情暖童心 法治护航”“关爱明天·蒲公英进校园”“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法护成长”等普法专项行动,积极搭建讲台、戏台、展台、擂台“四个平台”,开展防范校园欺凌、性侵害、涉麻制毒、电信诈骗、非法传教、网络沉迷等方面的法治教育,持续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依法治理活动,构建政府、司法机关、学校、社区和家庭共同参与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新格局。

开展“服务大局普法行”活动,把紧贴党委政府中心,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作为普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地制宜开展宪法、民法典、禁毒、反电信诈骗、人身安全、土地征用、食品安全以及我市地方性法规等方面开展经常性、精准性普法教育,实现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法治宣传教育就跟进到哪里。

聚力塑品 弹出法治宣传教育合奏曲

面对“八五”普法工作新变化、新要求,近年来,我市创新载体、丰富途径,突出主题普法、加强专题普法、开展实时普法、推动智慧普法、开启浸润普法,不断提升法治宣传教育针对性、实效性。

通过整合普法力量,我市成立了“蒲公英”普法志愿者、“红土法治”普法志愿者、普法讲师团、法律明白人等,将法治种子撒遍千家万户。如“蒲公英”普法志愿者章联生借助《“章”口就来》栏目影响力,巧用大白话讲大道理,顺口溜、三句半、讲故事等诙谐幽默的群众语言,让传统普法“换装变身”。龙岩市司法局、新罗区司法局组织“小紫侠·蒲公英”普法志愿者在紫金山儿童公园开展以“美好生活 法典相伴”为主题的亲子法治游园会。武平县开展的“普‘典’联盟百人行”志愿服务专项行动等。截至目前,全市“蒲公英”普法志愿者队伍共有234支,注册人数12061人,开展活动3246场次。

“我们还积极推进‘互联网+’普法,‘龙岩普法’‘奉法龙岩’等一批“普法网红”成为‘指尖上’的微服务、‘掌心上’的微平台,依托法治公园、法律服务站、文明实践中心的宣传栏、阅报栏、小区楼宇梯视和公共场所LED屏等开展法治宣传,实现宣传渠道立体化全覆盖。”龙岩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说。

厚植特色 打造法治宣传教育新高地

龙岩是红色圣地,原中央苏区核心区,闽西苏区开红色民主法治宣传之先河,被誉为“共和国法治摇篮”。龙岩市6个法治事件入选中央依法治国办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百年法治大事记》,打造了“共和国法治摇篮展览馆”“共和国红色法源展览馆”2个红色法治阵地,建立了38个红色法治文化遗存目录,拍摄反映闽西地区苏维埃政权早期法治探索与实践专题片《红色法魂在闽西》获评司法部“图·视·文”优秀法治文化作品二等奖。编写出版《红色法治》等书籍;开设《红色法魂·党性教育——闽西苏区的法治建设及经验启示》专题党课。

龙岩市森林覆盖率长期居全省第一位、全国前列,为此,我市对法治保障绿色生态品牌进行探索。如作为全国“林改第一县”的武平县,多年来,以法治厚植绿色生态优势,通过建立“民情收集站”“青山理堂”评理室、法律服务圈构建“三个一”模式,用法治手段治理社会,把乡村治理纳入法治化轨道,形成法治与自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作为水土流失治理典型经验推广的龙岩市长汀县紧扣“生态修复+社区矫正”模式,依托汀江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法治护航绿水青山实践教育基地”,成立首个“生态枫桥调解工作室”,组建“生态枫桥联合调解队”,开设“生态环境保护法律诊所”,采取“坐堂问诊”“上门巡诊”“综合会诊”等方式,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全程法律服务,谱写了一曲用法治护航绿水青山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