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有善育 学有优教

——漳平奋力谱写满意教育“民生卷”


■ 融媒体记者 赖韦元 通讯员 陈俊毅 陈惠 陈振如 文/图

又是一年开学季,又见少年志气昂。近日,在2023年高考中取得全省第八、第九名的漳平一中学子张延、阙语涵怀揣着希冀与梦想,分别踏上北大、清华的求学之路。据悉,今年高考漳平市考生再次取得优异成绩,700分以上创历史新高,总分高分段继续在全市领先,特殊类型分数线上线率36.26%,本科上线率79.85%。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擦亮“学在漳平”品牌

“重视教育就是重视民生,抓好发展必须办好教育。”近年来,漳平市按照“抓教育就是抓未来”理念,以创建“教育强市”为目标,紧紧围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主线,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深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持续擦亮“学在漳平”基础教育品牌。2022年,漳平市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首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先行创建县(市、区)。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革创新“促均衡”。漳平市聚焦建设“15分钟就学圈”,及早调整规划城区中小学布局,2017年以来累计投入20多亿元新建、改扩建城区中小学12所,新增学位1.78万个,实现了15分钟就近入学。同时,漳平全力实施城区中小学扩容及农村“改薄”工程,推进教学点标准化建设,累计投资1.14亿元实施36个农村义务教育改薄和校安项目,进一步托高农村义务教育“底部”,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为切实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漳平市深化实施“一校多区”管理、农村薄弱初中委托管理和封闭(半封闭)管理,完善集团化办学机制,组建小学教育联盟,实施农村小学“小片区”管理改革基础上,推行“总校制”“示范园+”办学模式,实行“统一教学、资源共享、师资互动、捆绑考核”机制,逐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扩面,推进13所中小学教育优质均衡发展,2016~2022年中小学教师交流轮岗670名。

近年来,漳平市全力打造、擦亮“学在漳平”教育品牌,实施幼教“奠基”、小学“强基”、初中“壮腰”、高中“筑梦”工程,对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全面实行目标管理,教育质量逐年提高。目前,幼儿保教水平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学前教育全面普及普惠;小学教育质量监测成绩居全市前列;“中考五率”连续7年位居全市第二。

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筑牢优质均衡根基

教育要发展,人才是关键。这些年来,漳平不断加大人才招引力度,做好“招”“引”文章,采取“定向委培”“菁华英才”“引才回乡”计划和“师范院校校招”等形式“补充新鲜血液”,2017年以来累计招聘新教师831名,有力破解漳平市教师队伍年龄老化、学科结构不平衡等问题,进一步提高教师层次。

强校必先强师,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为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漳平市教育局深化实施“学校党建优师”工程,通过实施“党员优师”培养计划、发挥“思政优课”育人作用、增强“党建优教”融合效应等措施,着力推动学校党建和教育教学工作全面进步,不断促进学校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深度融合。

为进一步培养教师向下“扎根”,向上发展,漳平市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围绕全面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这一中心,搭建各种培训平台,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大力开展教师培训工作,提升教师专业素养,2022~2023学年共开展十场教师培训,参与教师达5862人次;同时,漳平市教育局扎实开展青年教师全员教学技能大比武、名师带徒、送教送培等活动,全力助推教师专业成长,筑牢教育优质均衡根基;持续开展“名师”“名校长”“教坛新秀”等评选,带动更多年轻教师成长,现有各类名师236人、名师工作室41个。

此外,漳平市持续深入校校、校企合作,创新探索山海协作新模式,加强与广州、福州、厦门等地教育协作,与龙海区开展山海协作结对共建;深化漳平职专与厦门医学院、漳州卫生职业学院等职业院校的交流合作,充分利用高校资源开展专业人才培养交流合作,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继续教育提升培训,培养“双师型”教师,增强教学教研教改实践能力。2022年,漳平市教师进修学校与福建开放大学、福建教育学院、闽西职业技术学院签订2022年教师继续教育协议,截至目前,已完成由相关高校组织的6个班次暑期教师培训,参训教师共1012人。

创建特色学校品牌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完善基础教育,促进均衡发展的基础上,漳平市教育局还积极创建特色学校,将书法、茶艺、科技、国防教育、民族教育等20多种富有特色内容以校本课程、社团活动等方式融入教学,探索形成“精美校园”“书香校园”“墨香校园”“智慧校园”等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学校品牌,其中永福菁华小学被认定为“国家书法教育示范校”,和平中心学校被教育部授予“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称号。通过全面提升办学内涵,助力学生素养的提升,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