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苏区红色漫画:特殊的战鼓与号角


■ 黄嘉洧

土地革命时期,闽西苏区党和红军为了动员更多的百姓加入到革命战争中,支持革命战争,夺取革命的胜利,他们创造出了一种百姓易于接受的且具有直观性、感染力强的宣传手段——宣传画、漫画。这一特别的宣传方式像一支无声的手枪,在动员群众参加革命、创建根据地、保卫红色政权等方面,发挥了战鼓和号角的特殊作用,提高了苏区军民的思想政治觉悟、文化水平和文明程度,塑造了人民的革命精神。

闽西苏区美术漫画作品创作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有其独特的风格。闽西苏区时期,以长汀为中心的苏区美术创作取得了很大成绩。门类包括印刷出版的画作,手绘的壁画、专栏画,石刻画;从展示传播形式上分,又包括报刊配图插画、封面画、传单画、画报宣传画等;以设计艺术分,已拓宽发展到书籍装帧设计、报头刊头设计、钞票邮票等票证设计、徽章证章设计、展览设计、纪念建筑设计、印章印信设计、舞台布景设计等,几乎涵盖整个美术范畴。从地域分,主要集中在长汀、连城、永定、上杭、龙岩等。

苏区红色漫画的内容大致分为八个门类:一、宣传苏区土地革命与苏维埃政权建设,主要是宣传土地革命、讴歌苏维埃革命政权、宣传苏维埃法令与镇压反革命,加强苏维埃民主政治建设等;二、宣传苏区军民反“围剿”斗争与军事建设,主要宣传闽西苏区军民在反“围剿”斗争与军事建设中的斗争意志和斗争信心;三、宣传苏区经济建设,主要宣传闽西苏区为了粉碎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努力开展的各项经济建设;四、宣传苏区文化教育卫生建设,主要宣传党和苏维埃政府重视苏区文化教育卫生建设并取得的成就;五、宣传苏区扩红运动,主要宣传“扩红”的目的和意义,展示各地“扩红”运动中的成就、经验;六、号召优待红军战士及其家属、慰劳红军、支援前线,主要体现军民鱼水关系的建立,以及人民军队的自身建设等;七、反对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与法西斯,鞭笞讽刺国民党反动统治,主要是宣传反对蒋介石国民党对苏区的反革命“围剿”,揭露其压榨民脂民膏,苛捐杂税,巧取豪夺,以致民不聊生的罪行,唤醒工农起来开展革命斗争,争取工农与民族解放;八、宣传抗日斗争运动,主要是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鼓舞广大苏区军民的革命斗争信心和士气。壁画主要分二类:一是颂扬苏区党和政府与英勇的工农红军,动员扩红支前;二是揭露帝国主义国民党法西斯罪行,反对国民党军事“围剿”。这些作品,都是闽西苏区珍贵的红色文化遗产。

作为苏区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宣传漫画从其出现起,就成为中国革命战争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员”,为革命战争的胜利鼓与呼。每一幅宣传漫画,就是一个鲜活的故事,无不体现出闽西苏区时期各个阶段的革命目标与任务。在根据地初创时期,宣传画的内容基本上是唤醒广大民众积极投入打土豪、分田地的斗分;全盛时期,则是宣传党的纲领,号召工农群众踊跃参加红军,保卫革命胜利果实。所创作出的大量的宣传漫画在动员群众,组织群众,打击敌人中产生的作用,是枪与子弹替代不了的,一颗子弹只能消灭一个敌人,而一幅宣传漫画可以打击一大片的敌人,团结一大片的群众,具有无穷的战斗力。

宣传画摒弃了色彩作画,运用简单明了的黑白画形式进行勾勒,主要以点线面结合,加上简单的疏密对比来呈现,简单的三角构图,以其通俗、直观易懂的表现形式,让主题更为鲜明突出,具有很强的感染力,画与文字的结合,更易于人民群众理解、接受。其中也不乏运用了漫画的诙谐、幽默、讽刺的手法加入到内容当中,这给宣传画带来不同寻常的风味。当时也涌现出了许多像黄亚光、张廷竹等这样的优秀宣传画家,他们虽然没有冲锋陷阵,但为革命成功做出了许多贡献。每一幅宣传画,就是一个鲜活的故事,诉说着革命的故事,在革命宣传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