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社局:
聚焦养老保险 提升服务水平
本报讯(融媒体记者 黄俊 通讯员 张波)记者昨日从市人社局获悉,近年来,我市人社系统高度关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基础保障作用,持续开展“大爱龙岩 人社暖心行动”,着力提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服务水平,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近年来,我市稳步提高社保待遇水平,率先在全省启动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倍增计划,建立“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激励机制和丧葬金补助制度,引导群众主动参保缴费。自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以来,我市先后10次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至2023年,全市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由最初的每人每月55元提高到每人每月175元,高出省定标准25元,惠及全市43.09万城乡居民保待遇领取人员。
同时,全面落实城乡居民保代缴政策,加强与民政、残联、财政等部门对接协调,积极推进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低保对象、重度残疾和特困人员等四类困难群体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确保困难群体城乡居民保保费代缴政策落实到位,全市七个县(市、区)均实现政府按100%比例为困难群体全额代缴200元养老保险费并享受40元缴费补贴,并将原来的“逐级上报”模式转变为“数据获取、资格确认、结果告知”的反向办理模式。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资格认证模式,积极推广互联网认证渠道、“自助+社会化”服务模式和上门认证服务,让参保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理待遇资格认证。
多年来,全市人社系统持续提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服务水平,全面推行“就近办”“网点办”等经办模式,在全市1784个行政村均设立社保金融服务便民点,实现广大农村居民领取养老金不出村。建成并投入村级便民信息化服务平台1060个,为参保群众提供参保登记、信息变更、待遇领取申报、关系注销申报、保险关系转移申请、特殊身份登记、待遇领取资格认证等服务,打通信息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村级社保业务线下受理不出村、线上申办不出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