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中国楼市走稳
中国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中国经济“一季报”。其中,房地产多项指标延续年初的企稳复苏势头。从销售端来看,尽管一季度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仍处于下行通道(下降1.8%),但同期商品住宅销售面积转增(增长1.4%),商品房销售额也“由负转正”,同比增长4.1%。
贝壳研究院市场分析师刘丽杰表示,这是商品住宅销售面积自去年年初以来首次同比增长。从历史比较来看,2023年一季度新建商品住宅销售规模仅次于2021年的峰值水平,一季度,商品住宅销售额累计同比增幅也扩大至7.1%。楼市回暖信号明显。
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会长柴强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一季度中国房地产市场主要指标出现积极变化,市场总体而言呈现企稳回升态势,购房者、投资者信心有所增强。“可以说房地产市场的底部已经过去了,房地产开发企业最困难的阶段也应该是过去了。”
柴强认为,一季度房地产市场回暖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此前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而推迟或累积的购房需求,在防疫转段后出现相对集中释放。二是近段时间,一些城市在金融、税收、限购、限价等方面的调控政策放松,特别是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调,首付款比例降低等,一系列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政策措施发挥作用。三是各地保交楼工作有序推进,一些购房者可以放心买房,市场信心逐步恢复。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也表示,一季度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出现自2022年初以来的首次正增长,主要原因是滞后的刚需、换房需求、预期转暖等叠加,导致一季度住房需求释放十分强劲。
(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