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共同努力 终结结核流行


你我共同努力 终结结核流行

莺飞草长,细雨微风,对我们来说舒适的环境,也是细菌病毒滋生的温床,春季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如流感、麻疹和肺结核等,一旦咳嗽、咳痰超过两周以上,应高度怀疑得了肺结核,及时到定点医院就医。

肺结核是结核病最常见的病灶表现,俗称“肺痨”或者“痨病”,发生在肺组织、气管、支气管和胸膜的结核病变,约占结核病总数的95%,其他结核病还包括结核性脑膜炎、骨结核、皮肤结核等。

结核病的病原菌是结核分枝杆菌,一种微观上形态为细长直或稍弯曲、两端圆钝的杆菌,长1μm~4μm,宽0.3μm~0.6μm。结核分枝杆菌在干燥痰内可存活6个月~8个月,因细胞壁中含有脂质,故对乙醇敏感。75%酒精作用5min~30min死亡,液体中加热62℃~63℃,30min死亡。结核分枝杆菌对紫外线敏感,直接日光照射2h~7h可被杀死。

在所有结核病中,仅有肺结核具有传染性,处在排菌期的肺结核患者是主要传染源。肺结核与新冠病毒感染的方式十分一致,主要经呼吸道传播,患者经咳嗽、咳痰将带有结核杆菌的“微滴核”传播到空气中,当人体经呼吸道吸入后,就可能受到感染。吸入的结核杆菌能否引起感染或最终导致结核病,取决于吸入结核菌的数量、结核菌的毒力和机体抵抗力等。

结核病早期症状轻微甚至没有,未加控制会逐渐加重,其主要表现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疼、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症状;午后低热、面颊潮红、盗汗、乏力等结核中毒症状;食欲不振、体重下降、女性月经失调等其他系统症状;少数患者可有结节性红斑、皮下结节、疱疹性肌膜炎、结核风湿症等结合变态反应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年轻人在疾病早期可能仅表现为特别疲劳,稍微活动后就胸闷气喘,食欲不振等。或食欲正常却有缓慢消瘦等症状。

人群对结核病普遍易感,以下六类结核病的高危人群更是关注的重点。

流动人口:在这些群体中,结核病有可能出现局部暴发。

老年人: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特别容易患肺结核。

糖尿病、艾滋病患者:这群人的免疫力比普通人低,据调查,3%的糖尿病患者患有肺结核,患病的可能性比普通人高出好几倍。

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像肿瘤、哮喘、红斑狼疮、肝移植等患者,因为使用了免疫抑制剂,抵抗力低下,因而患上肺结核的比例也很高。

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包括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人,长期应用激素类药物的人,化疗的患者、肺部有严重病变的患者等。

经常抽烟的人:烟草的使用大大增加了感染结核病和因病死亡的风险。

学校结核病防控一直是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学生由于学习负担重、免疫系统仍在发育过程中、卡介苗的保护效力有限等因素,感染结核菌后容易发生结核病。校园内人群密集,一旦存在传染源,容易造成传播。

那么,该如何预防结核病呢?首先,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结核病患者,对潜伏感染者抗结核预防性治疗,从源头上控制传染源。

其次,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据统计,每十分钟通风换气一次,4~5次后可以吹掉空气中99%的结核杆菌。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换衣,定期消毒;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避免面对他人。

最后,遵照国家免疫规划,对新生儿进行卡介苗预防接种,可以有效预防儿童结核性脑膜炎和粟粒性结核病,降低这些重症结核病导致的死亡及致残率。

(龙岩市疾控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