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台办对口支援漳平挂职干部陈元鹏:
发挥对台农业交流优势 紧抓项目助力地方发展

陈元鹏到园区企业调研工业经济发展。
□ 通讯员 陈俊毅 陈惠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始终尊重、关爱、造福台湾同胞,继续致力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深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完善增进台湾同胞福祉的制度和政策,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这是我们开展工作的根本遵循,也将指引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奋发向上、笃行不怠,全力发挥对台农业交流优势,助力推动漳平高质量发展。”3月23日,漳平市委常委、副市长陈元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陈元鹏是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交流到漳平市挂职的年轻领导干部。去年6月份到漳平后,他立即进入工作状态,在较短时间内熟悉地方发展情况,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为当地对台工作和社会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漳平台创园是我们开展对台交流合作的主要平台。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和两岸农民兄弟共同努力下,漳平台创园连续六年在全国台创园综合考评中荣获第一名的佳绩。”陈元鹏介绍,为持续推动漳平台创园升级发展,去年以来,漳平市全力攻坚推进“台湾特色小镇”30个重点项目建设,目前已完成其中11个,累计投入资金10亿元。
“落实台商同等待遇,促进两岸交流融合,讲好漳台发展故事,也是我们工作的方向和重点。”陈元鹏表示。今年3月,陈元鹏在派出单位支持下,策划开展了“花茶两相宜·共话两岸情”漳台基层交流系列活动,邀请台湾斗茶协会等岛内农业团体来福建参访,率先恢复两岸农业界面对面交流。此外,漳平有关部门积极用活“农林22条”等惠台利民政策措施,解决用电价格等台农关心的热点问题,向台商发放全国首本林下经济不动产权证书,明确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保护。漳平市还配合省文旅厅等部门举办了“花开永福”2023福建樱花文化旅游节,引起两岸媒体广泛关注;加强对台工作的宣传推介,邀请著名影视公司来漳考察,策划拍摄近年来首部宣传台湾同胞在大陆创业生活的电视剧;加强与人民日报社、新华社等中央级媒体对接,深入挖掘台农在大陆创业故事,树立先进典型,做好对台宣传工作。
“项目建设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引擎。”到漳平任职以来,陈元鹏迅速融入当地“大抓招商、大抓产业、大抓项目”的工作大局中。其中,漳平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是漳平全面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重要举措,项目总投资80亿元,建成后将对漳平绿色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也将为持续改善全市财源状况发挥重要作用。在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和前任挂职干部工作基础上,陈元鹏多次“上省赴京”,尽最大努力争取政策和资源倾斜,积极推进项目前期工作。“目前,漳平抽水蓄能电站可研阶段枢纽布置格局、正常蓄水位选择、施工总布置规划‘三大专题’报告已通过审查,项目进程显著加快。”陈元鹏介绍。
“接下来,我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台创园全体台农亲切勉励精神,牢记对口支援干部职责使命,加大向上沟通对接力度,争取在更多领域获得政策、项目、资金支持,为漳平市深化两岸融合、产城融合、城乡融合,打造闽西南开放包容的活力城市作出应有贡献。”陈元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