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罗化成:苏南抗敌声威扬
1938年2月27日,罗化成与新四军二支队的将士们一起在龙岩白土举行了盛大的北上抗日誓师大会。会上,散发了《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第二支队全体指战员为出发抗敌告别父老书》。会后,将士们在雄赳赳、气昂昂的抗日歌曲《大刀进行曲》和《会师进行曲》 中踏上了北上抗日的征程。
1938年3月的秋季,新四军二支队在张鼎丞率领下开赴苏南抗日前线,进入苏南敌后,建立了以茅山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罗化成此时是新四军二支队政治部副主任,并兼任当涂、芜湖、江宁一带地方党的工作。
初到江南,习惯了闽西山区打游击的将士们一时难以适应江南水网和平原作战的环境。这里没有可作隐蔽的屏障,没有闽西山区的游击战好打。为此,罗化成总是身先士卒,身体力行,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教育战士。他经常与战士一起参加游泳训练,在沟里河川摸爬滚打,以适应江南水乡的环境。他经常深入连队,与战士们共吃一锅饭,同睡一张床。一次,部队驻在皖南芭塘村,作战科的王培臣突患严重的痢疾。罗化成跑步到 5 里外的廷街买了药和针,亲手为他医治,通宵达旦守护在他身边,直到脱险。在行军中,如发现战士生病,罗化成总是将马让给生病的战士骑,他对马夫李阿美说:“我们是阶级兄弟,兄弟就该亲如手足、不分彼此,才能适应艰苦的环境,消灭敌人打胜仗!”
1939年秋,罗化成升任新四军二支队政治部主任。他继续保持着身先士卒的作风,经常亲临战场督战,指导二支队在安徽省宿州市泗县草庙镇一带开展抗日宣传工作,动员当地群众抗日。11月中旬,在一次打击敌人偷袭二支队九连事件中,罗化成面对摩拳擦掌的战士们微笑着说:“仗是一定要打的,敌人也一定要消灭的,可是怎么个打法?要请大家先出出主意。”战士们冷静下来后,罗化成认真听取了战士们的发言,一起分析了地形和敌人兵力分布状况,研究具体作战方案:先派精悍的小部队拔掉了两个敌哨兵,接着罗化成亲自带领部队扫除平湖边日本鬼子小队,让连指导员和参谋长率领连队主力对付和平军。通过3个小时的激战,击毙敌人60多人,俘敌100多人。这一仗,推动了当涂、芜湖地区抗日战争的胜利进程。
长期处在艰苦复杂的战争环境,铁骨铮铮的罗化成积劳成疾,心脏病经常复发,但他仍坚持在抗战第一线,不顾病重,驰骋沙场,抗击日寇。一天,江南指挥部司令员陈毅来到罗化成所在的部队视察,看见罗化成虚弱的身子,熬红的双眼,凸出的颧骨,关切地劝他到后方休息疗养。罗化成说什么也不肯接受陈毅的深情厚意,婉言谢绝了,继续留在前线抗敌。陈毅引用一句古诗“留得五湖明月在,何愁无处下金钩”劝他,罗化成对陈毅的真诚劝慰深表谢意,但仍恳切地说:“我不能搞特殊,目前抗战正是关键时刻,斗争需要我,不正是下金钩的时候?”就这样,罗化成带病一直在抗日前线和战友们一起抗击日寇,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1940年2月27日,罗化成在大雪中督战,导致心脏病复发,经抢救无效,停止了呼吸,时年45岁。
选自《见证抗战》 整理:陈淑如 审核:栾振芳 邓泽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