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漳平


□ 刘丽芬

九龙江

这是一条可以怀念的江,可以让人遐想的江。过往的时光随落叶让历史在眼前清晰了起来,长堤卧波,随水,画出了一幅妩媚的风景。那岸边古樟烟柳的美丽,在眼前若隐若现。江上的水草弯曲延伸,随波起伏。晨曦初露,江水如镜,桥影照水,鸟语啁啾,柳丝舒卷飘忽。江之上,领略风姿。我已见杨柳吐绿,却错过桃花映红。

有诗可吟:石上水潺潺,流入青溪去。一段段风月,便在时光的水上,悄悄地绿着岁月。笙歌,该在这个时候驶出,云的深处,悬挂在每一枝柳上。

故事,被水打湿,有一束光,合适地推开水波,正捕着哪个朝代遗落的鱼儿。桨声,在这个时候便老了。古樟将那一湖水唱碎。我在江的这头,不知那头。

九鹏溪

从河中远观山中的徐霞客雕塑,似乎可以看见久远的他于永安跋涉山水,从双洋溪源头乘舟而来,一叶轻舟,迎风而行,便有他那流传许久的《徐霞客游记》,翻出他那《闽游日记》前后二篇,“十六日六十里,至双溪口,与崇安水合。又五十五里,抵建宁郡。雨不止……五里,透穿过其巅,为宁洋界……宁洋之溪,悬溜迅急,十倍建溪。盖浦城至闽安入海,八百余里,宁洋至海澄入海,止三百余里,程愈迫则流愈急。”风雨兼程中的人影,穿越几百年,于此刻仿若就在眼前,从此雕像便携古意,长久立于九鹏溪山里。

山风阵阵,随舟而来吹起我们的发丝和我们的衣裙。心内一直觉得有一些画面是可以恒久的,在时光的深处,虽有些褪色,有些古旧,却是可以保持鲜艳,一如眼前的九鹏溪。

走上台阶,便感受到那古旧与厚重,透着一丝霉味。有些风景是令人伤感了,一如江南的小桥流水,无论如何都让人走不进去。这里的风景,是可以把你的心沉静下来,而后,一心一意向上攀走。它不让人伤感,亦不会骚扰你的心灵,如此让你踏实与安心。

水仙茶树再次以一种从容的姿势,不紧不迫呈现一片。眼触它们,温暖的气息拥抱周身。家中老者的影子也随之清晰,我那已逝的曾祖母也曾于一样的茶园中,唱着她的山歌,于春末间采茶,眼中片刻湿润。我于时光洪荒的缝隙里再次拾起久远的记忆,捧于手心,一生珍藏,舍不得的心思万万千。

这里的每个台阶都有着它的故事与脚印,承载着人们的心愿与澄明。这里的山道,每转个弯,都会让我怦然心动。半山腰的水,山路中的歇脚亭,亭角的刮痕,还有那延伸于山顶的水仙茶树。叹于它们的惊艳,令我痴恋,以及欢喜,以及无语凝噎。

松涛阵阵,天色已暮,回望九鹏溪,有些风景,有些痕迹可以逆行于岁月,光阴愈久,时光愈宽厚,它们透着独有的气息,缠绵于我的灵魂深处。山河千隅,万言一默。从此,我是远行的故人。

宁洋廊桥

走在廊桥之上,在宁洋流水之上,看流水如何优雅地走过。是宁洋喜欢繁丽与曲折之美吧,那拱洞里的水也弯弯的美着,亦是宁洋人喜欢笔直大气之美。古人是巧思的,灵巧的手,在桥面上设计着龙飞凤舞,栏杆上也雕花镂兽,桥面上的水榭凉亭,走着行色乡人。小小的桥,便有借景生情的空间,如若你有缘,往那桥上的亭子间轻轻一站,便会成了明清时的开头诗。倘若你有缘手扶栏杆,双眸眺远时,便会是宋词里的凭栏意境。闲愁千古,水亦流千古。即是一座不足几步的小桥,也要取个让你欢喜的名,在桥的两头一笔一画地将字镌刻在石板上,或篆或隶,或工整或飞舞,如兰亭,如碑石,并用朱漆勾染。宁洋的桥,宁洋人的情爱,在桥上相见,在桥上誓盟,又在桥上离别。

也许,廊桥,在宁洋人眼里,是唯美的。所以,终于走进他们的生活里。你走进街市,那里的明清古厝,那里的桥,更有着大气精巧而淡雅。廊桥,为宁洋,添着一道亮丽的景致。古铜色的桥身,古铜色的栏杆,泛透着古朴厚重的光。转折地,或方或直,或刚或柔。清水间,桥身婉转,那一处景,便多了温婉。江南曲桥,当为景观,如果你站立其中,你便随之入了景。如果你走在桥上,步履一定是很轻,心思一定是悠然的。抬眼间,是白云舒流,俯首时,是曲水缓走;水里的荷,终是静的,它走不出这曲婉,绕不出这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有人青丝变白发,依然不悔。因了这桥,因了这唯美。

廊桥,宁洋没有湮没,那一身的岁月灰痕,在山河亭间,悠悠缠绕,千回百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