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军长在四堡播种珍珠油茶树

图为珍珠油茶果树
□ 邹善水
连城县四堡镇上枧村上堡自然村境内的邹家山,是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原称“大坑峡”,其间有座邹应龙衣冠坟。在那缓坡山地上,原本种植着近300亩油茶林,被当地邹姓村民称为“红军播种的红玛瑙珍珠油茶林”。
1929年12月,古田会议期间,蒋介石以金汉鼎为总指挥,拼凑广东、福建、江西三省的国民党军队14个团对闽西革命根据地实行第二次“三省会剿”。为了粉碎敌人“会剿”,红四军前委决定,朱德军长率红四军主力一、三、四纵队离开古田,挺进赣南,直捣金汉鼎老巢,迫其回援赣南,以保卫闽西红色区域。毛泽东则率领红四军前委和第二纵队暂留古田,并在小池附近诱敌,掩护主力北进。
朱德军长率红四军一、三、四纵队从古田出发,当获悉国民党残余民团欲在清流境内的里田乡鱼倉峡一带阻击红军的情报后,朱德军长当即定下缓兵之计,佯装往灵地方向转移去永安。随即率领红军部队从溪尾棋盘山出发,经森林茂密的四堡赖仙岽、大坑峡、上堡直到革命基础较好的四堡里龙足乡(今雾阁、田茶村)、折桂乡(今四桥、中南村)休整。
红四军一纵队先头部队来到大坑峡境内,在邹家山准备起灶生火煮饭。炊事员欲砍那一丛丛的油茶树干枯枝条(实际上是霜冻叶黄枝未枯)当柴火时,被老班长刘大叔及时制止。“这是珍珠油茶树。在我老家井冈山很珍贵的。赶快重新选择起灶生火煮饭地点,别让烟火熏坏了油茶树!”
听到班长说这珍珠油茶树在井冈山“很珍贵”。炊事班战士们,纷纷围着老班长刘大叔,让他说来听听。于是,刘大叔边同战士们另选起灶生火煮饭地点,边指着藏在茶树间数朵尚未败谢的小花与成熟后裂开散落一地的油茶籽,“看仔细喽,珍珠油茶花较其他油茶花小,白中呈淡粉红色。油茶籽颗粒也较其他油茶籽颗粒小,较圆,较饱满,圆润有光泽,呈紫红色。瞧瞧,像不像红玛瑙珍珠?”说罢,要求部分炊事班战士返回油茶林,捡拾散落的油茶籽集中一起。待先头部队官兵吃完午饭,刘大叔左手提着盛有油茶籽的小竹篮,右手抓一杂树枝,要求大家放弃休息时间,准备一起去油茶树林旁的山坡上播种油茶籽。当刘大叔正操着井冈山口音跟大伙讲授“先扒开杂草枯叶,用树枝插入土壤,挖一个比拳头大的小坑窝后,放入两至三粒油茶籽,盖上土摁实后再盖杂草枯叶。明年开春,这里会长出新油茶苗苗……”正说得兴起,背后传来“啪啪啪”的掌声,原来是随红四军一纵队刚到邹家山的朱军长。“井冈山这珍珠油茶是很珍贵。解决了红军部队食油的大问题。现在我们要重新转移到宁化,挺进赣南。天还早,我们就跟老班长学种珍珠油茶吧。”说完,朱军长弯腰种了起来。战士们也纷纷行动,在邹家山坡地种下了约有五六亩面积的油茶籽。直至太阳偏西才集合部队开拔。
次年开春,朱军长等红四军官兵播下的油茶籽陆续发芽。清明节期间,四堡雾阁、上堡、双井等村的邹氏裔孙先后到邹家山祭拜先祖邹应龙,目睹满坡油茶籽茁壮发芽,十分惊奇。守墓人邹老爹讲述了红军经过邹家山时播种油茶籽的故事。“有许多士兵叫着一位高大的老兵称是朱军长。我害怕躲在树丛后,一直看红军在这片山种下油茶籽。忍不住咳嗽了一声,几个士兵立马上前围住了我。朱军长说,别惊吓老人!他应该是穷苦人,才会在这守墓,放开他吧!随后,让那位人称老班长的刘大叔硬塞给我一块银元。我不敢要。朱军长说‘收下吧,算是向您赔礼了’。”此后,邹老爹获得红军一块银元的事,很快流传开来。邹老爹也自觉兼起油茶树的管护人,一有空就为油茶树除草、培土、抓虫子,到了冬天,提着小竹篮捡油茶籽,交给族人榨茶油,用作祭祀时聚餐公用。
1948年冬,国民党闽粤赣救国军副司令、四堡里匪首江雄生(清流县人)残部,在解放军剿匪部队强势围剿下四处逃窜,躲入深山老林。一日,其手下匪兵中队长江仰青率六七名土匪逃窜至邹家山古树林里时饥肠辘辘,见茶树林边升起炊烟,便直扑邹老爹住处。不仅吃光了邹老爹的存粮,还威逼他交出银元,同时点火烧毁了这片油茶林。邹老爹疾恶如仇不愿就范,被绑至离邹家山5里地的赖仙岽遭乱棍打死,尸体掩埋在一处报废炭窑坑里。而被匪首江雄生残部江仰青等土匪火烧的珍珠油茶林,也日渐干枯,再也没有昔日的花开花落果满枝头了,如今只剩零星散布在邹家山的数十棵珍珠油茶树在孤独伫立,诉说着当年那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