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法院:司法温情关爱弱势群体
□ 通讯员 陈立烽 李泗峰 罗晓晖
诉讼无声,司法有爱。连城县人民法院高度重视弱势群体维权工作,通过开展巡回审判、“点单式”普法、用活执行救助保险、组织公益献爱心等,切实构建维护弱势群体权益的工作格局,有力维护和保障了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今年以来,该院共审结涉弱势群体权益民商事案件32件,执结涉弱势群体权益案件167件,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472万余元。
“定制服务”,暖心审判零距离
连城法院坚持走出机关、深入基层,通过巡回审判、上门调解、“点单式”普法等司法便民措施,为居住偏远山区交通不便、老弱病残的当事人提供“定制化”法律服务。
“太感谢法官了,本来我还在为怎么去开庭犯愁。”案件当事人项某说道。6月8日下午,连城法院通过巡回审判方式将法庭“搬”到朋口镇,公开开庭审理一起危险驾驶罪案。
据了解,2月1日晚,项某酒后驾驶小型普通客车从朋口镇文坊村往朋口镇方向行驶时,碰撞前方由郑某驾驶的小型轿车,造成两车受损的交通事故。案件进入法院后,承办法官了解到被取保候审的项某身患重病,行动不便,在家休养。本着司法为民原则,尽可能为当事人参加诉讼活动提供便利,连城法院和检察机关沟通协商过后,决定将法庭“搬”到项某家中,进行一场有法治、有温度的庭审。
庭审结束后,主审法官劝诫项某要吸取教训,今后要遵纪守法,遵守缓刑考验期间的相关规定,配合司法机关的监管,安心在家养病。项某也对法院贴心举动和公正判罚表示感谢,并承诺今后一定会遵纪守法。
在抓好巡回审判的同时,连城法院还注重加强特殊群体的普法宣传,开设“大榕树讲堂之群众身边法律事宣讲点”,推动普法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等,满足不同行业、群体对普法内容的别样需求。
“双轮驱动”,司法救助解民忧
“感谢政府,感谢法院,这笔救助金对我来说,真的是雪中送炭。”今年年初,拿到救助款的申请执行人谢某难掩内心的激动,紧紧握住执行干警的手,连连表示感谢。
据了解,谢某在驾驶电动车附载妻子李某时,与刘某驾驶的摩托车发生碰撞,导致李某重伤入院,后经抢救无效死亡。经认定,事故由刘某承担全部责任,法院判决刘某赔偿李某家属29.54万元。判决生效后,刘某未履行赔偿义务,谢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事故发生后,谢某要照顾孩子、老人,无法外出打工,家中没有了经济来源,生活变得十分困难,因治疗所借的10万余元债务也无力偿还。而被执行人刘某已经60多岁,没有收入来源,名下无财产可供执行,经多次执行,仅履行20000元。案件陷入“执行不能”。
为缓解谢某一家生活窘困的状况,执行干警主动向谢某介绍国家司法救助制度,并引导谢某申请救助,最终成功为谢某一家申请到了9.6万元司法救助金,送去了及时雨。
2022年来,连城法院通过申请国家司法救助、执行救助保险“双轮驱动”方式,积极引导符合司法救助条件的申请执行人申请救助,共实现市级司法救助11人17万元,县级司法救助11人51.46万元,保险救助1人5.7万元,有效缓解民生案件中的“执行不能”,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司法温度。
公益服务,爱心捐助纡民困
在抓好执法办案的同时,连城法院还积极弘扬中华民族崇德向善、扶贫帮困的传统美德。8月12日,该院组织开展为挂钩受灾困难户爱心捐款活动,全院干警爱心捐款4180元,已全数交到受赠者手中。
同时,连城法院还组织全院干警积极参加“母亲健康1+1”公益募捐活动、腾讯“99公益日”捐款献爱心活动,募捐到爱心款4500余元;组织志愿服务队开展社区、包干路段等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为社区老人读报、理发,在包干路段维护秩序、清理垃圾、文明劝导;积极开展“冬季送温暖”关爱困难群体活动,为贫困老人送上节日慰问……以实际行动将爱心和温暖送到困难群众的心坎里,为特定群体解除心理困扰和生活困难。
“我院将持续关心关爱特殊弱势群体,让司法温度不断传递,用心用情书写‘大爱无疆’的优美画卷。”21日,接受采访时,连城法院院长张佳嵩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