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传承孝老爱亲好家风

——记第二届“福建省文明家庭”卢荣加家庭


□ 融媒体记者 施薇

说起龙岩人民医院副院长卢荣加家庭,熟识他们的同事和朋友都交口称赞。12月20日,记者走进卢荣加家庭了解他的感人故事。

“以后你就管大伯大伯母叫爸妈”

卢荣加1976年出生在永定区抚市镇,姐姐自幼残疾。2007年,卢荣加弟弟从高处摔下身亡。随后,弟媳改嫁,尚在襁褓中的小侄女被留在了卢家。

父母年迈,无力抚养,小侄女怎么办?卢荣加至今记得,他赶回老家的那天下着小雨,看到小侄女瘦小的身躯、惊恐怯懦的眼神,他的眼角湿润了:“和我们一起生活吧!”征得妻子曾美娥的支持后,小侄女被接到了龙岩城区,和他们一起生活。

“以后你就管大伯大伯母叫爸妈。”生病了、换牙了、上幼儿园了……即便工作再忙,夫妻俩总是陪在孩子身边。十多年含辛茹苦抚养侄女,加上自己的两个孩子,几乎花光了所有的收入,但他们不后悔。夫妻俩说,侄女就是我们家的一分子!

“厚养薄葬,我问心无愧!”

2011年4月,卢荣加的父亲确诊罹患肺癌。5月,母亲又被确诊为盲肠癌。承受着沉重打击,卢荣加夫妻俩隐瞒病情,带着他们辗转多地,四处求医。作为医生,工作本就繁忙辛苦,面对巨大的精神压力和体力透支,夫妻俩从未想过放弃。钱不够,就四处借,人不够,两人就轮流守夜。

“为了方便照顾老人,那时候我们在医院旁租了一间房,美娥除了日夜照顾老人,还要按时做好饭菜,一口一口喂给老人吃,但她也没有任何怨言,常叮嘱我要注意和老人说话的语气,回避一些敏感话题。”卢荣加感动地说,为了让化疗后瘦骨嶙峋的双亲在邻居面前留一点“颜面”,妻子特意把老家厅堂的门槛两边用木板垫平,每次把车开到厅堂,再扶父母上下车。

病魔无情,两年间先后带走了双亲。悲伤的卢荣加在父母的遗体火化后没有举行仪式。有亲戚认为这样不敬重老人。但卢荣加诚恳地说:“我的父母大半辈子操劳,是家里的功臣。父母活着的时候,我已尽了做儿子的孝道,厚养薄葬,我问心无愧!”

他们为全家撑起一片天

送走了双亲,往后的日子,即使工作再繁忙,卢荣加夫妻俩也要挤出时间,回老家看望爷爷、奶奶和姐姐。

2013年,卢荣加的爷爷安详离世。2019年12月,奶奶生命垂危,身边的人多次劝卢荣加放弃,“活着一天就照顾一天,决不放弃,奶奶在,家就还在!”卢荣加一心坚持,奶奶的病情终于得到控制。

卢荣加的外婆瘫痪住院期间,因为卧床肠蠕动缓慢,老人出现了严重的便秘,采用各种办法都不见效,眼看着外婆身体和心理承受着巨大的痛苦,“我来!这是我的亲人!”卢荣加毫不犹豫地用手为老人抠出了粪便。

卢荣加夫妻,用本真、善良,用责任、担当,为全家撑起了幸福的一片天!“孝敬和赡养是为人子女最起码的标准。”这是卢荣加夫妻时常教育孩子的话,在他俩的言传身教下,家里的三个孩子都很孝顺。由小家及大家,卢荣加夫妻俩秉承着“善行”家风,爱岗敬业,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龙岩的发展默默地奉献着。卢荣加获得2015年度龙岩市优秀红十字志愿者,2018年龙岩市医学会“优秀个人会员”,2020年“福建好人”,2022年“中国好人”,2022年福建省最美医师;曾美娥也先后获得龙岩市第一医院先进个人、龙岩市第一医院名医新星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