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胸怀国之大者 牢记职责使命
□ 曾国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开幕会上掷地有声宣告“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祖国完全统一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这句话的话音刚落,全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这掌声代表了14亿人民的共同心声、代表了共产党的使命担当。
通过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对台工作实际有两点体会。
一、胸怀国之大者,牢牢把握一条主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产生,必将随民族复兴解决。”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两岸关系发展历程的历史定论,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两岸中国人、海内外中华儿女,理应共担民族大义、顺应历史大势,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作为对台工作的业务部门,我们在服务祖国统一大业中,要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坚持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这条工作主线,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要坚持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以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为目标,不折不扣地将各项工作落实落细落到位。
二、牢记职责使命,准确理解三层关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台湾是中国的台湾。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国人来决定。”对此,我们要准确理解其中至少包含三层逻辑关系。第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是前提基础。“一国两制”的核心在于“一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国’是根,根深才能叶茂;‘一国’是本,本固才能枝荣。”尽管海峡两岸至今尚未完全统一,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从未分割,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两岸复归统一,是结束政治对立,绝不是领土和主权再造。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如何开展两岸政治协商,这是“中国人自己的事”;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如何就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达成制度性安排、如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理应“要由中国人来决定”。第二,深化两岸融合发展,这是工作路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是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对两岸同胞和中华民族最有利。”“两岸同胞血脉相连,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在承认“九二共识”的基础上,祖国大陆会对台湾同胞一视同仁(这是一家的身份认同),将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机遇,为台湾同胞台湾企业提供同等待遇,让台胞台企有更多获得感。如,2017年中央对台工作会议提出要为台湾民众提供“国民待遇”;2018年2月28日,国台办、国家发改委经商中组部等发布“大陆31条惠台措施”;2019年11月4日,国台办、国家发改委经商中组部等发布“26条措施”,这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始终尊重、关爱、造福台湾同胞”的生动诠释和具体体现。第三,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这是根脉渊源。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加强两岸交流合作,加大文化交流力度,把工作做到广大台湾同胞的心里,增进台湾同胞对民族、对国家的认知和感情。”我们所追求的国家统一不仅是形式上的统一,更重要的是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我们要秉持同胞情、同理心,以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化育后人,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相信久久为功,必定能达到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增进命运共同体的认知,进而增进和平统一的认同。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党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我们坚信,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领航,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有包括港澳台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顺应历史大势的责任自觉、共担民族大义踔厉奋发,我们一定能够把民族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一定能够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