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槿花开盘螺岭


□ 林幼芳

夏日的清晨是明亮的,而吾村周边的大山在一缕缕淡淡的薄雾中轻轻摇响着天籁,别有一番情趣。

黄行涧是吾村盘螺岭的主人,他吟唱着乡间的小调,带领我们沿着诸多轮胎堆砌而成的小路,拾级而上他的生态农庄。

偌大木槿花园就在这山坡上和山坳里。

极目远眺,阳光下的盘螺岭漫山遍开木槿花,白的、粉的、紫的,像可爱的小姑娘攀爬在翠绿的枝条上。她们迎风摇曳,散发着诱人的芳香。

木槿花别名“舜华”,它出自《诗经》中“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因朝开夕败,又被称为“朝开暮落花”。

木槿花不像铆足力气惊艳一现的昙花,它朝开夕闭,却胜在花期持久。前一天合拢后的花瓣在第二天会重新盛开,一连数日,一如先前粉嫩温柔,像极了坚韧持久的爱情。而且木槿树枝上的许多花苞也会接连不断地开放,隐喻着爱情强盛,生生不息,持之以恒,故而还被称为“无穷花”。

我想,盘螺岭花园的主人黄行涧对家乡建设默默地坚持和守护,如同这园中的一株木槿。

灵地乡吾村多山,却在工业化、城镇化之际荒芜了。想在乱草枯黄的盘螺岭种出满坡绿树,本就不是易事。黄行涧及家人为了种植木槿花,不断探索,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辛和努力。如今盘螺岭上,木槿种植,树苗供应、技术培训及成品购销为一体的产业链已经初具规模,生态农庄的观光休闲设施日趋配套完善。小径纵横,凉亭错落,藤架挂果,秋千晃荡。休闲厅与膳食堂紧紧相挨,房屋前绿草坪中的大池塘碧波荡漾,水里的游鱼与岸上的游人相互嬉戏,自由寻欢。

如果邀上三五友人来这,男人可以悠闲地垂钓,女人可以静心地品茶,孩童可以快乐地荡着秋千,再吃着特有的农家风味菜,享受那山风所带来的惬意,我想,神仙的逍遥日子应该也不过如此吧?

盘螺岭上最令人流连忘返的是木槿花。飒飒开放的如青春艳丽的新娘,花萼渐长的如羞涩腼腆的少女。上上下下,枝枝繁茂,花团锦簇,秀色可餐。

黄行涧说,这里的木槿花可以直接摘来生吃。对于花食,我曾在电视里见过许多花样,然而从未生吃过任何一种鲜花的我拈一朵木槿花放至唇边时,却有些迟疑了。

自古文人爱花,爱的都是赏玩品阅,食用生花的却甚少听闻。其实我也算不上什么文人,就是性子固执,认为草木之花宜赏玩不宜生吃。但此时不知怎么的,从脑海里闪现出杨丽萍老师淡定自若地咬着玫瑰花瓣在嘴里咀嚼的那段视频,突然也想学学她那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举止了,哪怕入口是苦,是涩,我都莫名地渴望尝试一番。当那股淡淡的清甜迂回在唇齿之间时,我有些愕然,随即是欣喜占据了整个心房。这种全新的体验使人从容淡定,简直妙不可言。

黄行涧说,木槿花有多种吃法。比如油炸木槿花,这个吃法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吾村人就喜欢这么吃。只需将面粉加水搅拌成糊状,之后加入些许花生油和调味品,让它们发酵,再将洗净的木槿花均匀粘挂面糊,放入油锅里煎炸片刻,等到基本定型时,捞上来就可以吃。那疏松酥脆的面壳及入口即化的花瓣,咬在嘴里,从唇齿间隙流淌出清新淡雅的香气,使舌尖上的味蕾放射出曼妙极致的异彩。

木槿花和猪肉丝、海河鲜一齐搭配,炒着吃,同样也是一场色香味鲜的盛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华夏人民真的是世界上最懂得将一种美食发挥到极致的民族,正如电视频道《舌尖上的中国》里所说:“中国人懂吃、爱吃、会吃、也会做。千百年来,他们心甘情愿地把大量的精力倾注于饮食之事里,菜中味,酒中趣,茶中情,无论贫富,不分贵贱,中国人都在饮食之中各得其所,各享其乐。”

除了食用外,木槿的花、果、根、叶和皮还都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其中花以色白、朵大者为佳,性味甘、苦、凉兼备,归脾、肺、肝经,具有清热凉血、解毒消肿的功效。茎皮则清热利湿,杀虫止痒,水煎液外洗可治湿疹、体癣、脚癣。木槿的果实叫朝天子,有解毒止痛、清肺化痰之功,其所提之物经动物实验,对艾氏腹水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还有茎与根的浸出的汁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这不得不让我想起了中医藏象学说中“相表里”这三个字了。因为在中医学里,相表里是对脏腑关系的认识,按照阴阳,表为阳,里为阴;按照内外,表为外,里为内;按照脏腑,表为脏,里为腑。而心、肝、脾、肺、肾并称为五脏,胃、胆、大肠、小肠、膀胱和三焦则称为六腑,五脏为实心,六腑除三焦外为空心,各个器官是相通的。但人的生命离不开空气和食物,负责运化空气的是肺,负责传导食物的是大肠,不论是大肠疾病还是肺疾病都会引起其他部位的不适,所以对于食疗这块,木槿花的食用及药用功效还是占据了很强的优势。

想到这些,我特别敬佩黄行涧的目光远大,我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和灵地乡亲们所倾力打造的“木槿花之乡”名片,必定走出漳平,响亮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