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

粮食生产托管 助力增产增收


本报讯(通讯员 陈天长 戴南火)近日,笔者在长汀县新桥镇新桥村黄泥排、北坑哩看到,昔日70亩的撂荒地,不仅复垦成良田,而且栽上晚稻,禾苗青青茁壮,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流转租赁田块的曾桂香介绍说,这些撂荒地的复垦及晚稻种植,全部由祥丰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托管经营。这是长汀县积极开展粮食生产托管,助力农业增产增收的一个生动缩影。

古城镇合胜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余海生,是长汀县较早实施粮食生产托管模式的实践者。今年,合作社托管的农田涉及古城镇古城、苦竹、元坑、井头、长塅、下增、青山等7个村100多户农户。其中,从机耕、机播到机收等环节实施全托管一条龙服务的农田面积达1079亩,每亩收取服务费660元;还有4300多亩农田则是实施半托管模式,即机耕、机收、飞防等各个环节分开服务,如机耕每亩收取服务费160元,机收每亩收取服务费160元。

余海生把粮食生产托管总结成“三省一增”,即省时、省心、省力,还能增加收入。合作社发挥农机多的优势,实行规模化、机械化种植,为农户提供社会化服务,而农户则能省心省力增收。苦竹村村民余寿生早季种植20多亩烟叶,晚季种植烟后稻,全部交给合胜农机合作社托管。他给笔者算了一笔账:晚季烟后稻托管,实行机插秧,有效穗多,而且谷穗饱满,平均每亩可以增收干谷三四十斤;实施机播、机收等机械化生产作业,每亩还能节约成本300多元,可谓费心费力。

半托管也可以说是“点菜式”服务,合作社根据农户需求,在机播、机收等环节,根据农户需要提供相应的服务。元坑村村民胡其森种植中稻、再生稻70多亩,他将飞防、机收等环节作业委托给合作社实行半托管,其中,飞防环节每亩每次收费38元、机收每亩收费160元。

此外,长汀还通过科技推广,助力托管精准服务。余海生告诉笔者,今年合作社投入37万多元,新增2台履带式拖拉机、1台收割机,农机都安装了北斗导航系统,为农户在插秧、飞防、收割等环节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服务,让合作社、农户双方都满意。

据了解,截至目前,长汀县共有农业公司、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托管主体20余家,托管农田面积4万多亩,托管服务模式越来越受农户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