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岛游记


□ 杨晓松

著名作家毕淑敏说过,人生有三件事不可俭省:一是学习,二是旅游,三是锻炼身体。我深有同感,而且也自认为是生命中重要的事情。这么多年那么多的旅行,南澳岛之游,记忆尤深。那时,我们选择的是自驾游。自驾游的优点,自由,不受太多限制;缺点呢,走错路线,吃饭不准时,无法安排住宿等。当我们终于到达南澳岛的码头时,发现还有更艰辛的事情考验着我们——长龙似的车队,都在等待登船过岛,至少要四五个小时。尽管等待时间长,但身处新鲜的地域,无限好奇心和充沛的精力,让我们淡忘了劳累和烦躁。我和妻儿在码头拍照,聊天,感受浩渺的大海,渐晚渐凉的海风和一个又一个无休止扑上岸边的海浪。听着儿子看到轮船后,发出兴奋的喊叫声。这一切,使内心美好起来。

我们终于上船,但车队不能一起登船。此时,天色已暗,除了渡船的灯可以照见周围的环境外,其余都是黑乎乎的。海风愈吹愈冷。身体和船一起在海里摇晃,还伴点头晕。儿子依旧高兴,好奇的眼睛透过船窗一直盯着外面,似乎在寻找什么。我们早已看到对岸的灯光,心中却纳闷怎么还没靠岸?脑海竟想起俄罗斯作家弗·柯罗连科写的《灯光》,想起作者在西伯利亚的一条阴暗的河流上乘船航行时看到的灯——希望的灯。

终于登岸了,我们鱼贯而出。住宿的问题迫在眉睫。我们仨第一要务是到县城寻找住房,其他人员等待车队到达码头后一起进城。我们庆幸遇上一位热情的哥,路上就帮我们联系到了住宿的房子。大客房,可摆五张床,还有热水器和卫生间。对于女人和孩子们,足矣。

已是晚上八点多,我们早已饥肠辘辘。孩子们却在海风的吹荡下进入了梦乡。我们探得“阿牛饭店”经济实惠。三杯两盏啤酒下肚,不觉脸红耳热起来。大家议论着今天的行程和晚餐,其乐融融。忽然发觉,这也是自驾游的境界呀,艰辛并快乐着!

翌日,我们起了个大早,一睹海岛景致。

第一站,我们游览了海岛风能发电场。还在山脚,就看见漫山遍野的风车。一台台高大的乳白色风力发电机在强劲海风吹动下,巨型的风叶翻飞舞动,场面蔚为壮观。到达山顶后,陈导介绍说,这就是被称之为亚洲最大的海岛风电场。南澳成了名副其实的风电岛。我站在高大的风机管塔下,20多米长的巨大风叶在60多米高半空里转动,内心深深感受到人类的智慧和大自然力量的完美结合。

接着走进南山寺,在虔诚地观看后,来到另一景点——宋井。陈导介绍说,宋井位于岛的东南侧澳前村海滩上,井由条石叠砌而成,井口长90厘米,宽80厘米,长年保持水深100厘米。这口井的神奇,让人不可思议起来。距海潮最低位时仅10米远,而且700多年来,宋井始终不竭不变,不受海水影响,喝上依然是甘淡无比的井水。世界之大,真是无奇不有啊。

汽车沿着海边公路,来到青澳湾。看到湛蓝的大海,以及涌动着的海浪,心情不由激动起来。许是天气原因,海浪失去了先前的温柔,涌动着摄人胆魄的威力。我们还是穿上泳裤奔向大海。望着稍远处平静的海面,突然涌卷起巨大的海浪朝我们涌来,内心不由感到一阵可怕,一种面对大自然威力的可怕。由此足见我内心的胆弱了。我们在劈头盖来的海浪里大声喊叫,以此增添克服心理恐惧的勇气。

旅程很短,却很回味。而旅行的意义,我想就是让我们的身体感悟到不同的风和水,由此,岁月深处变得多彩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