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土地上的绿色经济
——记“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漳平市永福镇龙车村党支部
□ 融媒体记者 赖韦元 通讯员 陈俊毅
7月2日,记者来到位于漳平市永福镇龙车村的智慧农业产业园,宽敞透亮的现代化农业大棚内,一盆盆长着紫色叶子的盆栽花卉长势喜人,放眼望去仿佛一片紫色的海洋,不禁让人眼前一亮。
“这是我们引进种植的油画吊兰,也是目前市场上比较受欢迎的花卉。经过我们精心养护,这些花卉长势不错,不久就可以出售了。”龙车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游林洲介绍。在龙车,像这样的现代化农业大棚还有很多,分别种植草莓、欧洲月季、太空莲子等各式花卉水果蔬菜。
龙车村位于永福镇西部,这里是闽西革命根据地、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漳平的第一个党支部、第一个革命暴动、第一个苏维埃政府、第一支农民武装队伍等“九个第一”都诞生于龙车,曾被誉为闽西红色革命的“小莫斯科”。近年来,龙车村党支部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以“绿色高新农业”为基底,以“红色文化旅游”为背景灵魂,做好“红”“绿”两篇文章,探索打造“红色教育、绿色休闲”的立体综合性旅游休闲区和红色教育培训基地,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农业要发展,土地是关键。龙车村党支部以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为契机,结合本村多数土地闲置撂荒实际,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采取土地入股、土地流转、土地租借等方式,推动土地实现集中连片种植和规模化经营。在此过程中,龙车村党支部委托专业公司对全村耕地资源进行摸底调查,争取最大化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并重点选取300亩耕地作为核心示范片区,调动各方积极性,完成青苗迁移、大棚拆除、土地平整等工作,形成示范效应。经村民小组会及镇村干部多次耐心入户解释,确定将核心示范片区平整后的300亩耕地进行集体经营权流转,成立龙车土地流转服务专业合作社,主要经营土地流转、旅游观光等业务,实行民主管理、收益共享、风险共担。至目前,合作社共有社员137户、土地规模3800亩、总投资3000万元,预计可新增耕地面积800亩。
“土地流转完成,合作社成立后,如何最大化利用这些土地,带动地方发展,成了摆在我们党支部面前的新问题。”游林洲介绍,经过民主决策、集中讨论等方式,龙车村党支部决定利用部分流转土地建设农业产业园,发挥当地蔬菜水果花卉种植经验,创新实行薪金、股金、分红金、公益金、运转金“五金”收益分配模式,让合作社社员参与其中,共享发展成果。
如今,几十个现代化农业大棚已在龙车村拔地而起,台湾圣女果、红心猕猴桃、油画吊兰等各式蔬菜花卉水果也纷纷“入住”。这些农业大棚近一半采用智能化模式,农户通过手机便可远程监控大棚,并控制浇水、控温等工序。
此外,龙车村党支部还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智慧农业产业园设立“红领”党员帮扶岗,将产业园分为“一园七区”,每区均有三四名党员能人带头经营管理或提供优质服务,推动水果种植与休闲观光体验、红色文化教育等深度融合,形成集红色教育培训、特色水果种植、亲子休闲采摘、高山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化水果产业园区,预计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20余万元。
“接下来,我们将重点利用逢年过节外出人员返乡时机,举办茶话会、座谈会等,大力宣传推介土地改革成效和龙车村地缘优势,通过以商引商、委托招商等方式,着力引进一批适合龙车村发展的好项目。”游林洲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