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龙津河


插图/谢瑞蕊

□ 黄镇坤

对于生活在岩城里的人来说,龙津河既熟悉又亲切了。

比起大江大河来说,龙津河算不得什么,她只是一条小河,一条既不曾有宽阔河面也不曾有澎湃水流也并非一年四季均清澈见底的小河,可因她日日夜夜里流过山城的怀抱,她也就拨动过无数山城里的人的心弦。

龙津河发源于龙岩彩眉岭山麓,呈西南——东北流向。她从远山远村逶迤走来,从历史的远古款款走来。她揽过森林的绿韵,吻过草坡的丰润。不管是杨柳依依,还是桃花夹岸,不管是浓荫覆郁,还是绿草如茵,河水总流动着厚重的情感,同时也承载着历史的悠远,穿越时空的烟尘,在登高山下登高潭处与丰溪河汇合,在挺秀塔边与小溪河汇合。涓涓溪流汇成浩浩龙川,成为我省第二大河流——九龙江的源头,奔向无际的南中国海。其流动的粼光,浸染了龙岩文化的气韵,穿越了龙岩历史的沧桑,哺育了登高山下一代又一代开基或相继迁徙而来的子民。所有这一切,1581年由知县曹胤儒砥石砌塔,继任知县吴守忠续之而成的挺秀塔作了见证。岁月流转,沧海桑田,如今地球上几乎每条江每条河都细瘦了身子,龙津河也不例外,可她的风韵犹存,蜿蜒曲折,细水长流,默默无声,山的清幽绿韵,城的繁华丽影,都一一倒映在悠悠的流水里。

一年四季,龙津河不息地流淌着,绕过峰峦,循着山谷,循着沟壑,时而湍急,时而轻缓,随山形地势逶迤蛇行,一路上,淙淙地、哗哗地,弹出优美的曲,奏出欢快的调。此曲此调,像山村一首经久的民谣,天长地久地吟唱着、吟唱着……就这样,她循着山谷,沿着山涧,走出了大山,同时,也从宁静走向了喧嚣并走向遥远。

岩城是座山城:东宝环其左,紫金峙其右,奇迈前揖,九侯后拥,龙岩东蟠,虎岭西踞。是了,山城岩城就是这么一个山环着城,城环着山,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又有水的城的。尤其是积淀了龙岩人文精华的登高山、天马山、虎岭山融入城里,使其形成独具特色的山、水、城、林相依相偎的绿色的城。无论是登高山、天马山还是虎岭山,山上古木参天,浓荫匝地,花开四季,一派生机。一年四季,山把翠绿的山色融进城里,山让清新的空气扑入城里,岩城的三山一水,早已成为当地居民和外来游客休闲游玩的好去处,自然也就成了岩城人生活的一部分成了岩城人的福荫。

北宋王安石在《书湖阴先生壁》里有两句诗:“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我常想,要是把这两句改动俩字,改成“一水护城将绿绕,三山排闼送青来”,拿改动后的这俩句来形容眼下的岩城,虽有几分牵强,但也不失几分贴切了。当然,这里的一水,指的是龙津河;这里的三山,指的是登高山、天马山、虎岭山。

有山又有水,山依着水,水绕着山,流水穿城而过,“半边溪水半边城”;有水便有桥,桥跨过水,水倒映着桥,桥连着山,桥连着通往四面八方的路。

说到桥,单从数量上看,岩城的桥就不少了,自东而西,见龙桥、东门桥、挺秀桥、南门桥、独秀桥,隔后桥、九一桥、莲花桥、丰溪桥、罗桥……真可谓是“半里一座桥,一桥一风姿”呐。是了,一座桥就是一个故事、一段历史,在诉说着沧海桑田,人情世故;同时,一座桥就是一幅风景、一个美好的象征,她凝结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汗水。如果说,岩城的灵秀,离不开龙津河的话,那么,龙津河的美便离不开河上那一座连一座别致的桥了。桥,是山水的纽带,是架空的通途,也是河流和城市的点缀。当然,在众多的桥中,最具时代气息的是“挺秀桥”和“独秀桥”了,两座桥都建于两条溪流汇合处。尤其是“挺秀桥”, 两条溪流常常是泾渭分明地在这儿汇合,汇合后,河边乍然开阔,站桥上,观远山看近景,给你的感受旷远又独特了;夏日的夜晚,挺秀桥上纳凉闲走的人,河两岸散步的人,观赏音乐喷泉的人,成了龙津河上一道景观。桥由五彩灯缀着,远近里,街灯明着,夜晚的街上车水马龙,有如天街;每年的端午节,这里的龙舟赛事最是热火朝天,更是引无数人观看。

岁月是条长河,或舒缓或激越地流过我们平淡的日子。

岩城的昨天,岩城的今天,岩城的美,岩城的魅,都离不开穿城而过的龙津河了。山城有了山,让龙岩人有了亲山的机会;山城有了龙津河,让龙岩人有了亲水的机会。人们常说:一座城市有了山便刚,一座城市有了水便柔,岩城是座有山有水的城市,自然可称得上刚柔并存、雄健与秀丽并济的城了。山与城与水与桥相依相容、浑然一体,结合得这么美,这么好,这么圆融和和谐得体,使岩城独具风韵了。

一直以来,岩城人对穿城而过的龙津河始终是爱护有加的。为了龙津河的流畅和清丽,岩城的人不单不断清理她、梳理她,还缀以栈道,缀以灯饰,缀以音乐喷泉,缀以各色的桥以及缀以长虹卧波似的仿古廊桥来点缀她、美化她。尤其是近年来河长制的建立,岩城人按照“堵疏结合、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思路,下大力气做好城市污水的治理,工矿企业排污和畜禽养殖面源污染的治理,在努力把龙津河打造成一条“水清、岸绿、河畅、生态”的健康河流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依山傍水的美丽山城,仿佛一颗圆润的玉珠遗落人世,又被翠绿的山色日夜濡染,被飘带般的龙津河日夜擦拭,倍显水灵亮丽。

冰心曾经说过:世界上若没有女人,这世界至少要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我想,若是拿冰心的这句话来比喻岩城和龙津河的关系,也是相当贴切了。

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灵动,一城山色半城水。岩城美,美在山,美在水,美在桥,美在自然,美在天人和谐,美在玲珑秀丽,美在积淀深厚,美在文化悠久,也美在充满“龙”的精神“龙”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