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甘作春泥护花香
——武平县第三实验小学梁荣金老师小记

梁荣金老师在指导学生练习硬笔书法。
□ 通讯员 朱春华 谢炳康 文/图
在依山傍水的武平县第三实验小学校园里,有这样一位老师:她平易近人,善解人意,孩子们都喜欢她;她脚踏实地,辛勤耕耘,同事们都尊重她;她尽职尽责,任劳任怨,领导们都认可她,她就是梁荣金老师。
“写字时要注意笔顺规则,每个汉字都有自己的书写规律,先写哪一个笔画,后写哪一个笔画,都得按照一定的书写顺序来写。”4月6日,笔者在武平县第三实验小学课后延时服务现场见到梁荣金老师时,她正用心地指导学生练习硬笔书法。
工作26年来,担任过20年班主任的梁老师练就了一颗慈母般的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去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真、善、美。有一年,梁老师班上有位叫小强(化名)的小男孩很叛逆、很难管教,也不与同学交往,总是独来独往。梁老师通过深入了解,得知小强家境贫困而且是单亲孩子,小强从小就与爷爷生活在一起,家庭条件差,生活极其艰辛,又经常遭受同龄孩子的嘲笑和欺负,渐渐地他把自己包裹起来,处处防备别人,从不与人交往。对此,梁老师首先从他的生活着手,在生活中处处关心他、亲近他、照顾他,做他生活中的好朋友、贴心人。梁老师还把儿子穿的衣服、鞋子送给小强穿,小强接过干净整洁的衣服、鞋子时,居然“呜呜呜”大声哭起来,边哭边说;“梁老师,你是我遇到的最好的老师,以后我一定听你的话,好好学习!”从那以后,小强完全变了一个人似的,眼光变得柔和了,衣服也干净了,性格渐渐开朗起来,笑容也开始挂在脸上,和同学的关系渐渐好转。班上学生在梁老师的引导下,在生活上、学习上帮助小强。小强慢慢地融入了班集体,和同学们和谐相处了。
小悦(化名)也是个单亲孩子,平时只有他和年迈的奶奶生活在一起,随着年龄的增长,奶奶已无力管教,小悦变得又调皮又贪玩,根本没有心思读书,经常编造各种各样的理由逃避做作业,最后没办法了干脆耍赖。梁老师想了很多办法想改变他,但成效不大。在偶然的一件事中让梁老师发现了小悦的闪光点——为人仗义!一天刚做完课间操,同学们正匆忙地上卫生间时,班里的小辉(化名)被小轩(化名)撞倒了,小轩仗着自己人高马大,撞倒了小辉也不扶起来就想跑,刚好被小悦看到了,他一个箭步上去揪住小轩,一定要小轩扶小辉起来并道歉,小轩自知理亏,马上扶起小辉并道歉。这时周围的同学们情不自禁地鼓掌称赞!于是,梁老师抓住小悦为人仗义、热心助人的个性,与他谈心,鼓励他,引导他,走出贪玩,告别懒惰,同时让同学们在学习上帮助他。梁老师也常利用课余时间辅导他,渐渐地小悦的学习有了明显的进步,小悦尝到了学习的甜头、成功的喜悦,越来越努力了。
回首渐渐逝去的青春岁月,梁老师为学生成长成才而倍感欣慰,但是,她觉得亏欠自己孩子、丈夫和年迈的双亲也很多。幸运的是不管再忙,她背后总有家人默默地支持与理解,也换来了学生对她的爱戴和信赖,家长对她的尊重和支持。她的学生总愿意把藏在心底的秘密说给她听,把心中的烦恼向她倾诉,希望她能指点迷津。许多学生在她的指导下重拾自尊、自信,努力学习,如愿地考上了自己心仪的学校。
梁老师常常用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来勉励自己和青年教师。在担任学校教导主任期间,她关心年轻教师的成长,想尽一切办法为他们的成长铺路搭桥,鼓励他们学习深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她用自己严谨务实、尽善尽美的工作作风影响着年轻教师,并毫无保留地传授教学经验,让他们在业务上不断精进,快速成长。学校年轻教师常常说:“梁老师就是我们的大姐姐,工作上是我们的标杆,生活中是我们的榜样,我们愿意跟着她努力干。”
近年来,梁荣金老师多次被评为武平县教书育人先进工作者,获蓝启林奖教奖学表彰奖励。去年九月,她还荣获“武平县首届‘梁野英才’优秀教育工作者”。让她感到高兴和自豪的不是出色的教学成绩,也不是一张张鲜红的奖状,而是她的学生能自由、健康、快乐地成长。
花开有情扑鼻香,青春无悔从教路! 梁荣金老师说:“既然选择了教书,就要义无反顾,风雨兼程,尽心尽力地做好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