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

□ 张定良
小时候我家旁边的小河跟武夷山九曲溪一样干净漂亮,河里也有很多很多的鱼。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因此村里很多人靠捕鱼为生。他们捕鱼的方法有用鸬鹚、撒网、电鱼、炸鱼(而今,电鱼、毒鱼、炸鱼属于犯法,已明令禁止)。看到他们一家家经常鱼汤煮的雪白雪白的,看得我们直流口水。
我有个叔公,没什么手艺,家里有张小网,也抓不了什么大鱼,嘴馋的时候就看他跑到河里,用小网围住一块大石头,然后用一根木棒撬一下石头,里面的小鱼就跑出来落网了,每次也能抓几条小鱼回家煮。但他有很多孙女,鱼不够分,常常看她们打起架来。 我们小屁孩没有网,只好用畚箕去抓几条泥鳅和一种贴在石头上的小鱼回来煮酸菜,或者捡一盆溪螺回来熬汤,也吃得美滋滋的。
后来大了一点,我哥跟几个小伙伴就懂得制作钓鱼工具了。缝衣服的针用火烧红弯成鱼钩,讲究的用透明的尼龙线,我家没有就用普通白色的棉线。线长2至3米,一头绑鱼钩放蚯蚓做鱼饵,一头绑一块小木块,然后用几块大石头压在水里,傍晚放在河里第二天早上就去看看有没有鱼上钩。那时我哥估计上小学一二年级,我才三四岁,我整天就屁颠屁颠跟着我哥嗨起来。
装了几个鱼钩,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起床去河里收鱼,但好几天一条鱼都没有抓到。后来,有位捕鱼经验颇丰富的小伙伴告诉我们,我们放的地方水太浅,有的鱼是有专门的水路的,要找准鱼走的水路才行。在小伙伴的指点下,经过改进,终于有一天抓到了一条巴掌大的鱼。我们兄弟俩兴冲冲地带回家,大砂锅下面蒸饭,上面清蒸鱼,那香喷喷的味道至今还记得。由于父亲不会捕鱼,又没钱买,小时候我们极少吃鱼。虽然没有姜丝葱花酱油,但是自己亲自抓的第一条鱼,那味道真是美得不得了。
父亲也开开心心尝了几口,我原以为他会夸我们几句,鼓励我们再接再厉改善伙食。没想到他却说:儿子抓鱼给我吃我当然很高兴,但你们的心思都在抓鱼上了,怎么读得懂书呢?又怎么会有出息呢?所以为了你们能有点出息,我宁愿吃咸菜也不想吃你们抓的鱼,你们以后不要再去抓了。父亲说话时和颜悦色,但我哥马上听进去了,默默地把几个鱼钩扔掉,我年纪小在一旁非常懊恼。
从此,学习之余,我哥很少跟周围小伙伴一起去“搞副业”了,愈发勤奋读书,小学一直都是三好学生,初中基本都是年段前几名,现在老家中学都还有他的传说,一直都是我的榜样。但让我感慨和惊奇的是,出生在旧社会的父亲从小生活艰辛,但他的志向和眼界却如此之高,让我们这些孩子受益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