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桢:把平凡的事做好就不平凡
□ 通讯员 张春波 阙云琦
“把平凡的事做好就不平凡,把简单的事做好就不简单。”这是漳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驾驶人管理中队指导员张桢常挂嘴边的一句话,这也是他的人生信条。
2月24日,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张桢,2015年参加公安工作,从警以来,因工作业绩出色,他先后获得个人嘉奖3次,三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
勤耕不辍功自成
“踏实肯干、虚心好学、有上进心。”这是同事们对张桢的印象。一身书生气,很难让人把他与人民警察这个职业联想到一起,但是他为了那一份藏蓝梦,为了心中执着的正义感和使命感,义无反顾地从福州回到家乡开启了自己的警察生涯。
2015年,张桢参加公安工作后就被分配到漳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事故处理中队,初出茅庐的他迅速转换角色,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当中,出警、走访、调查取证、事故认定、纠纷调解,看似单一的工作却要投入极大的心思。
“他经常加班加点,平时总能看到他拿着案卷往法制员办公室跑。”张桢的同事说,张桢还经常因为法律条款的适用问题跟同事争得面红耳赤。
正是这样一名“门外汉”通过自己的虚心求教和加倍的努力,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就成长为了处理事故的行家里手。
为民解忧守初心
2019年5月,工作出色的张桢担任了漳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驾驶人管理中队指导员,为了让群众少跑腿,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他和同事们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先后深入双洋、赤水等偏远乡镇开展“摩托车送考下乡”便民服务,帮助上千名群众顺利取得二轮摩托车驾驶证。
“这样才能有效减少无证驾驶摩托车交通违法行为,从源头上消除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张桢如是说。
同时,张桢还兼任漳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事故处理中队的法制员,不仅出色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他还负责案件考评工作,提出整改措施,分享经验,不断提升交警部门的办案水平和办案质量。
调查取证显匠心
2020年1月7日中午,有群众报警,称在永福镇颖水村路段,一辆黑色无牌摩托车倒在路边,车辆损坏,伤者伤势严重已送医救治。接警后,正在值班的张桢立即和同事赶赴事故现场组织开展调查取证工作。
一部无牌二轮摩托车、一条长达十余米的倒地刮痕、一个布满血迹的头盔,现场仅仅遗留了这些零散的信息给张桢。因为事发在农村偏僻路段,现场无公共视频也无目击证人,这给事故的侦破增加了不小的难度。
“不管是单方事故还是肇事逃逸,不管多难我们都要将事故原因查清,要给死者家属一个交代!”在现场勘察过程中,张桢得知伤者伤势过重已不幸去世。随后,他开始走访附近的村民,但却一无所获,调取事故路段前后的公共视频,排查符合事故时间段出入的车辆,仔细查看每一部经过事故地点前后的车辆是否有异常。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有一部车辆的车厢侧面细微的粉尘分布差异引起了张桢的警觉,也正是这点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让他最终锁定了嫌疑车辆,并且成功找到了肇事逃逸的驾驶员张某。
“刚开始肇事者不承认撞人逃逸,还矢口否认知道有事故发生这件事。”张桢回想着当时询问张某的情况说道。但经过细致的取证,真相终于水落石出,在证据面前,张某最终受到法律制裁。熬夜通宵两眼通红的张桢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看到群众满意的笑脸,我也就开心了。”张桢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警察为人民的不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