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陂村与长岭寨战斗


□陈天长

长岭寨战斗是红四军入闽第一仗,消灭了国民党反动军阀郭凤鸣旅,解放了汀州城,揭开了中国共产党创建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序幕。

1937年,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在延安采访朱德总司令,朱老总肯定地说:“出现了在长汀的意外战果,这是革命发展的转折点。”

讲长岭寨战斗,就离不开黄陂村。

黄陂村又名陂溪村,是长汀西部古城镇所辖的一个小山村,当年是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入闽时的驻扎地,并在此召开红四军军委扩大会议,制定长岭寨战斗的作战方案。

1929年3月11日,红四军从瑞金壬田出发,沿着武夷山脉南端的闽沟,经木杉岭、牛犊坪、庵子前、黄鳝口首先挺进闽西,抵达长汀县境内的楼子坝,12日到达四都。当天,盘踞在汀州城的福建省防军第二混成旅旅长郭凤鸣闻讯后,想先发制人,当即派出一个团的兵力,赶往四都,企图阻止红军。但是,该团到四都后,不敢同红军正面交锋,只隐蔽在山头上放枪。

3月13日清晨,正在四都休整的红军,突然听到周围山头响起枪声。毛泽东、朱德听取敌情报告后,立即在驻地“协和店”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分析敌情后,决定主动出击,利用红军“健攻”特点,围歼敌人。上午8时,红28团居右,31团居左,特务营随军部居中,齐头并进,穷追猛打,在渔溪就把敌人一个团歼灭了一半。敌残部慌忙逃窜,红军一鼓作气赶到长岭寨山脚下的陂溪村。

陂溪村是一个只有30余户人家的山村,距汀州城约15公里,红军在此休息待命。此时,毛泽东听取前来联系的中共长汀临时县委书记段奋夫的汇报,研究敌情,部署战斗。

下午4时,红四军军委扩大会议在陂溪村小溪边的草坪上召开。会上,同志们聚精会神地听取了段奋夫的汇报,他着重讲了四点:一、闽西各县都有党的县委,福建省委的领导曾到各县传达贯彻中共六大会议精神。党员的思想基础较好;二、在各地党组织领导下,到处都组织农会,去年(1928年)曾举行龙岩后田、平和长乐、永定金砂、上杭蛟洋农民武装暴动,有较好的群众基础;三、郭凤鸣旅部官兵关系恶劣,克扣军饷严重,生活腐败、士兵气低沉、对人民群众横征暴敛,无恶不作,以致形成农辍于耕、工失于肆、商罢于市、百业凋零、金融混乱的局面;四、郭凤鸣派遣一个补充团占据了长岭寨,企图阻止红军入城。

长岭寨又名胜华山,山高林密,毛竹杂草丛生,地势险要,是汀州城的重要屏障,入城的必经之道。

毛泽东等与会同志听完汇报后,研究了敌我双方态势,决定攻打长岭寨,消灭郭凤鸣,直捣汀州城。3月14日清晨,红军指战员根据军委的部署,31团担任主攻,取道腾头脑部岭,直取长岭主峰;28团从右侧取道牛叶竹子岭攻占邻近制高点,特务营从左翼经牛坑迂回敌后,切断其退路。经过激烈战斗,取得了长岭寨战斗胜利,连前来增援的敌旅长郭凤鸣也在梁屋头的栗子园被红军战士击毙。红军乘胜追击,一举解放了当年闽西第一大城汀州城。在长岭寨战斗中,长汀临时县委组织陂溪村群众踊跃支前参战,支持红军。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全村为革命献身的烈士有9名。陂溪村被列为长汀县革命基点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