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车消费陷阱多 谨慎小心防上当

□ 记者 施薇 文/图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消费日益成为大家生活中一项重要消费项目。2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担心新车折价率高,或是车技不成熟而频繁剐蹭,不少消费者选择购买二手车。而二手车价格虽便宜,消费陷阱却不少。
前几年,市民林小姐在一家二手车行购买了一辆二手车,将车开回家后,才知道自己被骗了。她告诉记者,因为预算不足,她选择购买一辆二手车。经销售人员介绍后,看中了一辆二手车,销售人员告诉她,这是一辆1.5L排量的二手车,之后,她以4万元的价格买下了这辆车。车子开回家后,她的朋友看了车子后告诉她,这车只有1.3L排量,听她说了价格后,就认为她被人骗了,因为相同品牌1.3L排量的二手车,售价一般只要2万多元。
市民何先生也有类似的遭遇。在二手车交易市场看中一辆7成新的本田思迪,车龄为5年,里程表显示为3.28万公里,全程4S店检修,包转籍过户,见车价不贵,且看这里程表,车子似乎也开得不多。当天,何先生就全额付款提车。当何先生把车子开到4S店保养时,4S店工作人员根据发动机号,查阅了该车的维修保养记录,数据显示:该车跑了5万多公里。
那么,面对二手车交易消费陷阱,广大消费者该如何避坑呢?
具有多年二手车销售经验的张先生告诉记者,“建议消费者到证照齐全的正规二手车市场,并选择诚信商户或是熟悉的商户进行购买。其次,选购时最好请熟悉这一块业务的人员陪同,对车辆真实配置、车况和价值进行鉴定评估。”同时,张先生建议,消费者在购买时,应注意查验如机动车登记证书、车辆行驶证、车辆保险等手续材料,并在交易完成后,及时办理相关变更手续。
“此外,购买时一定要让经营者将车辆的描述和对车辆质量的承诺以及相应的违约责任等在合同上写清楚,自己也要注意留存凭证,以便日后发生纠纷时维权。”张先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