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濯田镇: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 记者 曾俊钦 石芳
上月27日的长汀,冷气笼罩、寒风刺骨,然而濯田镇永巫村湖里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基地大棚内却温暖如春,人工繁育的大刺鳅安稳过冬。
“基地的水产养殖区域,规划面积50亩,已投资300余万元,主要养殖石斑鱼、大刺鳅等高品质鱼种,预计年产值600余万元。”基地负责人兰木来介绍,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非常感谢永巫村两委的大力支持,带头并鼓励农户以土地、劳力等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带动村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这是濯田镇依托特色产业推动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濯田镇围绕“打好四张名片、串好两条主线、发展三个万亩产业”,积极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今年以来,濯田镇持续在基础设施上下功夫,在巷头村实施运作信息化主导的“种采烤分”一体化模式,增加了覆膜机的购买和运用,高质量推进烤烟种植提效增收。与此同时,不断在产业规划上求实效,镇党委政府联合种烟农户共商共议“濯田镇烤烟万亩基地三年规划”,与县烟草公司对接,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我镇在原有烤烟种植面积8600亩基础上,扩大至10000亩,让传统种植项目成为产业振兴的‘金钥匙’。”该镇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主任刘德凯告诉记者。
水稻制种也是濯田镇传统产业之一,烟后水稻制种与烤烟产业是“黄金搭档”,两者相生相伴,成为濯田镇两大主导产业。目前,濯田镇水稻制种面积达8000余亩,产值在2400万元左右,成为农民朋友增收致富的主要来源之一,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好产业。
刘德凯介绍,濯田镇将融合打造“党委+支部+公司+农户”的模式,以党建为引领,党委为“黏合剂”,把村支部、公司企业、农户统筹联系起来,以万亩制种作为该镇主导产业之一,打造集中连片示范点,大力带领群众实践与探索,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全方位立体式提升。
此外,甘蔗也是濯田镇的重要产业之一,全镇种植甘蔗3000余亩,共有红糖生产作坊18个,古法制糖手工艺人60余人。以寨头村作为红糖产业的桥头堡和窗口,复刻红糖制作流程,设立红糖制作体验区,规划五色甘蔗景观园,供前来研学的学子及游客观光体验,并与福建农林大学国家甘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签订了“万亩甘蔗产业”战略合作协议。
下一步,濯田镇将积极对接农林大学申请地理农产品标志、食品SC生产许可证等商标,通过开通线上淘宝、抖音直播带货等销售渠道,争取更广阔的销售市场,让濯田的特色农产品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助力老百姓致富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