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圩


□周继章

家乡庐丰小镇逢农历四、九是圩天,最热闹。很多商铺把摊子从屋里搬到了路边,还有很多开着小货车的商贩,老早占据便利位置,把货物展示出来。十里八乡的人也早早吃完饭,梳洗打扮一番后相约赶圩去。

儿时的我,最喜欢的一件事就是赶圩,路边的针头线脑或玩具之类总是看不够,有时母亲兜里宽裕,买完必需品,还能让我喝上一碗热腾腾、香喷喷的猪肉兜汤,或者吃几个乒乓球模样的小蒸笼包,或当地特产麦芽糖,这时再看上一本小人书更是锦上添花。然而,母亲兜里宽裕的时候并不多。

赶圩的时候,很多人在街上逛来逛去,有说笑的、打趣的、吆喝买卖的,还有讨价还价的,这些亲切的乡音混杂在一起,形成一种浑厚的、激动人心的声响。这种声响,曾让我在异乡的夜里独对一轮皓月时,思念到潸然泪下。

母亲爱带我赶圩,买什么或不买什么都不重要,只是随便看看。母亲的意思我懂,是让我多见人、多说话。我那时怕生,还有些懦弱,见到生人不敢说话,母亲认为,主要是见人少的缘故,所以逢集必赶,惹得村里人老喊我们“赶圩油子”。但我没辜负了母亲的一片苦心,到了集上,见着熟人会打招呼,不过还是喜欢看五颜六色的商品,听听海潮般的人声,然后就在卖小人书的摊位边停驻不前。

前几天和妻子驱车回村,路过小镇,车堵了好久才恍然大悟,原来恰逢初九圩天。街上景况依然如我儿时般,路边很多摊位,人声鼎沸,便对妻说:“咱们也下车去赶赶圩吧。”妻满口答应,于是找了个停车的位置,把车停好后,就和妻子一前一后在人群里钻来钻去,妻指指点点,不时哈哈笑着。我说着:“农村的圩市依然那么热闹,商品琳琅满目。”妻说:“是呀,农村圩天的小商品不比城里差,而且还有许多特色小食品呢。”妻连忙买了好几种家乡的特色食品,有麦芽糖、糍粑等,说是回家再慢慢品尝。

我提着一大堆的东西,只得跟在妻子的后面,妻子兴趣盎然,赶圩让她成了购物狂。在圩场转了两圈后,我们才驱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