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发展 改善民生 在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中诠释“新罗责任”
一幢幢城市楼房和乡村民居拔地而起、阡陌纵横的交通延展八方、明澈清溪倒映着碧云青山……新罗焕发着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日益完备、民生事业飞速向前、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让贫困人口和贫困村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新罗的庄严承诺。
承诺,掷地有声;实干,筑梦前行。
五年来,该区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强化民生保障、办好民生实事,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色更足,质量更高。累计新增城镇就业人员4.95万人,每年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5%以上,累计达186.3亿元;脱贫攻坚全员行动,9072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42个贫困村全部摘帽退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互联网+养老”信息服务平台,推动线上线下养老服务,建成社区、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站共327个。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
新罗区坚持人民至上,慎终如始“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抓实抓细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各项工作,全面完成各年龄段新冠疫苗接种任务,持续处于低风险地区,交出了“零感染、零确诊”的成绩单;社会治理纵深推进,坚决预防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显著,“七五”普法工作获中宣部网推广,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稳居全市前列。
城乡形象清新靓丽,全国文明城市持续蝉联。新罗区突出城乡统筹,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至66平方公里,中心城市常住人口增至84.2万人,南城、东城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省级示范片区。仅今年,就完成239个老旧小区改造,惠及居民1.7万户,新增各类停车位1020个。厦蓉扩容、南龙铁路、小池快速通道“最美连接线”建成通车。累计投入37.3亿元,新建紫金山实验学校、东山二小等中小学校、幼儿园59所,新增学位4.3万个。人民医院医技大楼及龙门等4个卫生院建成投用。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水质、空气和土壤质量持续巩固提升,中心城市空气质量优良比例达99.7%。九龙江及小溪河流域全面消除劣五类水质,小溪河水环境整治入选全国河湖长制典型案例。全面推行林长制。创新开发林业碳汇,全国首单林业碳化指数保险在新罗正式签单落地。紫金山体育公园入选全国生态文明改革案例。
百年华诞忆初心,建功立业新新罗。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意气风发的新罗绘就了新蓝图,踏上了新征程。
今后,新罗区将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融入“建设闽西南生态型现代化城市,建设有温度的幸福龙岩”大局,全力打造宜居宜业有温度的“首善之区”。
又踏层峰望眼开。“新罗区将聚焦国家支持革命老区苏区振兴发展,围绕省委做大做强做优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文旅经济,锚定市委‘1551’总体思路,紧扣建设‘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产城融合示范区、宜居宜业幸福区’目标定位,重点突出‘一条主线、四个新罗、五大抓手、三个要求’,努力在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龙岩篇章中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
——这是铿锵的誓言,更是崭新的期许!新罗,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