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连心桥” 铺设“同心路” 打造“民心窗”

——永定区致力改善民生二三事


□ 通讯员 刘永良 郭芳萍 陈珍

永定区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切实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民生实事办到老百姓的心坎上,不断解决群众最关心、最受益、最迫切的热点难点问题,架起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桥”,铺设党群干群关系的“同心路”,打造党群干群关系的“民心窗”。

架起“连心桥”

今年10月1日,秋高气爽,惠风和畅。永定区龙凤廊桥建成开放,意味着市民、游客多了一个漫步景观的好去处。

龙凤廊桥项目是永定区2021年为民办实事的10个项目之一,项目总投资500万元,整桥宽7.92米,长92米。廊桥现场,远远望去,一座充满客家元素的廊桥建筑横跨于永定河之上,甚为壮观。作为连接两岸的廊桥,串联起了龙凤社区和东兴社区,成为市民和游客休闲观光散步的好地方,也为永定城区增加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据了解,原龙凤风景桥建于2003年,为人行板式桥梁。考虑到“一河两岸”景观整体协调性,需对桥进行加固改造提升,同时新建上部顶盖,使风景桥成为一座为居民出行遮阳挡雨的廊桥。今年2月,龙凤风景桥开始实施廊桥改建。中间跨桥墩上下游各增设1个桥墩,共增加4根桩基,增设廊桥木结构屋面,采用焊接纵横钢梁替换现有桥梁空心板梁,拆除原桥旧栏杆。

铺设“同心路”

“现在路通了,走路方便了,来回办事安全省时了。”今年6月,龙潭镇华润家园到龙潭集镇的通道顺利开通,人们纷纷夸赞说:“这是一条便民通道,更是一条民心通道,两头连接着政府和群众。”

华润家园位于龙潭村与虞溪村的交界处,与集镇直线距离近。但由于有一段路没有开通,造成当地群众和企业职工只能绕河道经南环路往来集镇。路程不仅远,还因为南环路重型卡车往来繁多而存在安全隐患。

“行路难”成为群众、职工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一双双期盼的眼神,让龙潭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党史学习教育中,镇党委、政府一班人下定决心,把解决“行路难”作为实践“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举措。镇领导积极主动与华润水泥(永定)公司达成共建协议,规划建设一条连接华润家园、龙潭村洋甲溪桥、一河两岸栈道长200米,宽2米的镇企便民通道,让华润家园一带与集镇之间畅通无阻。

打造“民心窗”

“现在政府为老百姓服务的举措越来越多、越来越好了,我们现在到镇便民服务中心办事,基本能够实现一窗通办。”11月22日,家住培丰镇长流村的老陈感慨道。

服务“窗口”虽小,却是联系政府与群众的一座桥梁。永定区培丰镇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着力点,优化政务服务、创新便民渠道,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今年7月1日,培丰镇对综合便民服务中心进行重新选址、装修建设、完成整合,并按上级要求执行“前台收件咨询,后台办理办结”制度,开启“一站式”服务模式,实现水电缴费、办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生育服务、老年证等事项“只出一趟门、只进一扇门”的便利服务。

今年7月12日,永定区供电有限公司培丰供电所缴费窗口从原长流村供电大院搬迁入驻培丰镇便民服务中心的供电营业窗口,成为全区首家主动融入乡镇便民中心的供电窗口。自此,当地百姓办理用电和其他常用业务基本能够实现一窗通办,大大方便当地百姓,便民服务中心将更加便民。“这是供电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一种体现,既是一次尝试,也是一次创新。”培丰供电所所长廖焕汀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