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留余香
□ 钟兆云
近年一入夏,我们家便弥漫着正宗的芭乐味。一箱三四十粒不等的黄金果,不出一周便被扫荡殆尽。儿子每每让我从速“补给”,特别叮嘱赶在初冬果尽前多买一些,“囤粮过冬”。青春期的孩子,对味觉消费嘴刁,诸多水果从不问津,能迷恋到将此置于顶流,全然不靠我的推波助澜,恰是水果自身散发的天然魅力。
黄金果是百香果中的极品,全称黄金百香果,作为水果家族中后来居上的维C之王,此前实在没什么存在感。这可能缘于它只选择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生长,在交通和物流不发达的漫长时代里,“养在深闺人未识”,只能委身为地方性水果。直至2017年亮相金砖国家厦门会晤,成为接待四海嘉宾的宠儿。出众的果香,不同凡响的口味,风速传播,眨间便从入流到秒杀传统水果,集三千宠爱于一身。此番逆袭,成就时来运转的水果传奇,也值不得什么大惊小怪,就如往昔弃如敝屣的绿色食物,今朝不也摆上大雅之堂,成为人见人爱的“心头肉”。是金子总会发光,自然界亦然。
说来惭愧,我不过是在此前不久才结缘百香果,也才知金砖厦门会晤指定的“福建味道”,正来自家乡武平。百香果又有洋石榴、紫果西番莲等叫法,可见它是舶来品,“移民”到中国后,就妥妥地在南方生根发芽。及我来见,家乡的百香果种植已蔚为大观,市场也日益看涨,在精心培植下,又以黄金果作为百香果里的当家“花旦”,讨喜众口。
百香果在果界比拼人缘时,我也感受到了一份纯朴的人缘。起初,我是在老家发小和同学每年总有几箱的馈赠中,被动享用进而对它产生亲近之情的。虽知价廉物美,但也不能滥用朋友们的关切和厚爱,哪怕是他家自产,事不过三,回礼之外,必然地自掏腰包。
一来二往之下,竟产生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之念。六年前乔迁郊区,就从老家要来果苗,在自家庭院试着种上。当年藤蔓就攀爬上了四米多高的凉亭,盎然一片绿意,来年就见瓜瓞绵绵。果熟之时,仰头可摘。秋风过境,落果缤纷,犹如遍地黄金。呼朋唤友来品茗赏果,分赠邻里,一时称心快意。也许天生妒意,两年后日竟枯萎,渐至香消玉殒。收拾残局时,始知茂密的藤蔓间早就筑了鸟窝,小心翼翼取下,数只雏鸟受惊而呼唤远处盘旋着急鸣叫的鸟妈妈,让人好生愧疚。
择地再种,勤于施肥,一年间也是葳蕤繁祉,恰逢新冠疫情宅家,每天数粒进嘴,不亦乐乎。有次暴雨过后,竟捡了一大篮子,便尝试自制果汁。每次剥上五六粒,或加蜂蜜,或“天然去雕饰”,逐日一杯,开胃可口,美其名曰钟氏佳饮,助力抗疫,让生命更澎湃。在微信朋友圈一晒,点赞无数。
是年入冬果尽,妻嫌枝繁叶茂,肆意蔓延十余丈,更因过境霸占了邻家地盘,遂听了外行建议,自行修枝剪叶,只留一米以下,期待来年长得更好。却不料大刀阔斧得过头,导致它郁郁寡欢而油尽灯枯。妻自责之余,仍不死心,周而复始浇水施肥。但望眼欲穿,也没等来枯木逢春的童话。我虽言不知者不怪罪,她却似有卸磨杀驴之想,为着将功补过,其后又在原地再种。不知是果苗不好、时令不对,还是原地怨气未消,两株均是昙花一现。
即使在我家那株颇能自产之时,闽西老家那头也还隔三岔五地从千里之外寄来。不说文章是自己的好,因了土壤、气候、生态、栽培技术等因素,此果还是老家的好,果瓤多汁液,芳香更怡人,风味最浓郁。家中存果青黄不接时,妻试着从市场上买回他乡之果,先不言色泽,那份味道也是不可同日而语。
相见恨晚的这款味道,由己及人,连着几年总少不得赠送那些尚不知其名,或一见之下也倾心相爱的外地朋友,既替果农促销,也为家乡做些宣传。
北京一著名作家赠书后,我便拿家乡的百香果来投桃报李。她短信称“我本来就爱吃百香果,这个品种真好吃,正在疯狂享用中”,而后说“我不喝茶,给我浪费了,不要寄茶,我要吃黄金果”,还说“昨晚收到就吃了好几个,今早带着几个飞,回去再补”。淑女能如此“疯狂”,见字如面,让我开心至极。为感谢山西朋友伉俪在我途经时的数百里相送,闻其在天津照顾怀孕之女,遂也表示一个敬意,回信云“酸酸甜甜,我和女儿太开心了!”上海友人也说,这个品种,质量可是真的好,又香又甜,很新鲜,“早上到单位就和办公室同事分享了,都说好吃好吃好好吃,乐得都忘了告知送果人”。几位退休在家的忘年交,不是叹息活了半辈子没吃过,就是大称其妙,“维生素C含量最高,顶级水果”“疫情期间,补充维生素,增强体质”。
有人初见之下,不知怎么下嘴。一老友问“没吃过,连籽吃吗?”知晓后,又回“明白,开视域,添口香,诚谢”。朋友年轻的女儿则连日反馈:刚吃时没吃对,把籽吐了,牙倒了,连问几个朋友都不知怎么吃呢;我爸说他把籽都吃掉了,就没倒牙;似乎加糖较好,且不能吐籽;本想吃完和你汇报,结果直接闹笑话了;真好吃,口感独特,真是好水果!
据说,百香果含有17种氨基酸,可供摄入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钙、磷等人体有益物质;还说,一个百香果维C,相当于13个橘子、10个苹果;又云,每天一个百香果,可以做到排毒、清肠、通便、美容、调理;或称,高效的醒酒良品,保健防癌的理想水果。我素无兴趣探究这些说法的科学性,只凭感性喜欢。己所欲而略施于人,不管是主持的饭局上少不得此饮,还是“千里送鹅毛”,在他们入口香甜、回味无穷时,都让我感到家乡不啻是受到了一次欢迎。
食不厌精,吃无定法。刚采摘离藤的百香果,第一天青,三天始泛黄,上皱后食用味道最佳,是谓会变脸的百香果皮肤越皱越好吃。其妙也在于存放时长,不像一些传统水果,隔天无颜面对。
老家人实在,邮寄的每箱果实都经过挑选,还配有一头切割一头食用之匙。儿子就喜欢切割了一小勺一小勺地享受,吃得斯文。我却嫌其烦琐,也与常人泡开水酌加蜂蜜不同,往往是剥开即食,一粒籽儿也不剩,不亚饕餮盛宴。吮指留香,读书写作,眼前那些文字似乎便也浸染着一份怡人的香气。
老家武平乃“中国林改第一县”,以青山绿水给百香果营造了一个最适宜生长的土壤和气候,而百香果又以其皮厚坚硬,许给果瓤一个不容污染的子宫。以其又名鸡蛋果,显然可以在散步或聚会时,随手带上玉润珠圆的一二粒,像鸡蛋那般把玩一番,口齿生津,再来大快朵颐。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若换送百香果,手留余香更隽永。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闽西有果翩然而至,却之不恭,多了又不安,哪怕价廉,也不能无功受禄。一如我恳请老家同学和发小,不用年年寄赠,省得成为我心理负担,几位外地友人也如出一辙地说已能在本地市场买到,不能总占便宜。我只能说,你买到的怕不是我老家的,味道大不一样呢!
有一天,少有或不再敬奉时,想来此果已深入人心。反正我在微信晒出有关供销信息后,就有人开始踊跃自行联系采购,言称我介绍者,均可享受与我同等的优惠折扣。今年秋天,老家年轻的女县委书记为百香果带货代言,据说几分钟内,就有数十万箱百香果长上翅膀,飞越闽西的千山万水,流进千家万户。我不知这抢手之中,有没有我的一份小功劳,却更希望多一些人知道,世上有个享有天然氧吧美誉的福建省武平县,在那里可以感受到闽粤赣三省交界妙不可言的大自然气息。
百香果总让我想到老家春天漫山遍野的映山红,两者却有不同。它除了一年梅开两度、果挂两季,除了观赏、食用,还带来日见红火的经济价值。以其所绽之花大而美丽,所结之果香甜醉人,我还打算在庭院种植,“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滋味确实太美。心之所想,唯有故乡不敢忘,魂牵梦绕到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