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定光陂


□ 廖金璋


汀江从上坪山流下来,穿过龙门,一路欢声笑语,流过大同乡师福村的时候,突然被一座水坝拦住,滚滚滔滔的江水不得不作了短暂的停留。水坝前面一段河床形成了碧绿的深潭,水流缓慢而温柔。然而,储起的河水越过水坝时却突然白浪翻滚,哗哗地喧响,好像是经过休整后的部队精神焕发,又高歌猛进……

这就是长汀县最古老的陂头,我们叫它“定光陂”。据县志载,定光陂建于宋代,是长汀最早兴建的水利工程。看起来好像乱石堆砌,然而千年不坏,宛如神工。人们为何叫它定光陂呢?原来这里还有个美丽的传说。

早在宋代,师福村因地势较高,十年九旱,收成很不好。当地村民苦不堪言,许多人流落他乡,或做工,或乞讨,过着离乡背井的生活。有一回,从泉州来了一位得道和尚,法号“定光”。他经过师福村的时候,看到沿途旱情严重,颗粒无收,村民流离失所,心里无限同情。他想,要保证收成,得解除旱情,把汀江水储起来用于灌溉,不就解决问题了吗?于是,下决心为民除旱造福。他每天敲着木鱼沿江勘察,口中念念有词:“筑陂筑陂,堆石一里!”有些人当时还不理解,觉得好笑。

一天夜里,定光来到海螺墩,墩上乱石横陈,他想这些石头正好派上用场。于是略施法术,口念咒语,又大声叫道:“呕——哧!”“呕——哧!”像赶什么东西似的。说来也怪,一块块乱石,立刻像长了腿似的,行走起来。定光手持佛帚,在后面驱赶,从海螺墩一直赶到师福村汀江岸边,在一处江面开阔的地方停下,然后挽起长袖,从地上拾起一块块巨石,往江中抛去。不一会,一条乱石堆成的石陂就形成了,把汀江水储存了起来。

从此以后,村民可以引汀江水灌溉农田,师福村也不再发生旱情了。收成一年比一年好,村民能安居乐业,都非常感激定光和尚。为了纪念定光为民造福的功绩,人们就把这条陂头命名为“定光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