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好少年钟岚玲:直面苦难 化茧成蝶


□通讯员 肖文秀 李开梅

“战火纷飞,甘洒热血,聂祖唐同志把自己年轻的生命奉献给了闽西大地,奉献给了渴求解放的广大劳苦大众,让我们永远铭记和怀念他……”近日,在武平县十方中心学校的演讲比赛中,四年级(1)班的学生钟岚玲正声情并茂地讲述着武平革命烈士聂祖唐的英勇事迹,台下的同学们认真地倾听着,对她充满真情的演讲报以热烈的掌声。22日,笔者采访了她。

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今年12岁的钟岚玲,天生缺失右臂,年幼的她在很小的时候就意识到了自己的与众不同,也因此常常招来人们异样的眼光,然而,她却从不悲天悯人、自暴自弃,而是感恩父母给予了她生命,在逆境中茁壮成长,坚忍顽强乐观地生活,用自己的行动证明着自己的“无限可能”。

“勤能补拙”,没有左右手的协调配合,无论做什么事,钟岚玲都要付出比其他小朋友更多的努力与汗水。刚开始左手学写字的时候,异常艰辛,笔和纸都不听使唤,字也写得歪歪扭扭。为了让笔和纸“听话”,钟岚玲做了各种尝试,慢慢发现可以侧身让半截右手手肘顶住作业本的方法来写好字,凭着一股坚毅和韧劲,如今的她不仅可以写得一手好字,还在书写中找到了乐趣和自信,她心想,既然可以靠单臂写好字,也一定可以靠单臂做好其他事情。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钟岚玲家住十方镇叶坑村,离集镇约5公里。因父母常年在广东打工,自读一年级开始便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为了赶上6点50分的校车,钟岚玲每天五点多就会起床,帮忙打扫家里的卫生,再读一会儿书。从家里到校车接送点约有300米的路程,因为担心孩子安全,爷爷每天都亲自送她到接送点,春夏秋冬,从不间断。“因为她本身身体就有残缺,我们做爷爷奶奶的更应该给她更多的关爱,才能让她在成长的过程中享受家庭的温暖,更加自信、阳光。”今年已69岁的爷爷钟增良对孙女关怀备至。

知道爷爷奶奶上了年纪,体力不支,钟岚玲相比同龄的小朋友更加懂事,体贴家人,9岁就开始便用单臂学做各种家务。一次,爷爷身体不适,奶奶不在家,她便提早起床做早饭,舂米时,因单臂用力不均衡,水和米溅了一身,为了不让爷爷发现,自己偷偷换下衣服洗净晾晒。家里没有洗衣机,她只能用单臂洗衣服,通过把衣服和搓衣板压实的办法把衣服拧干。她还非常体恤父母,零花钱都攒起来,只用来买学习用品。“既然没有退路,就只能勇往直前”,钟岚玲的母亲钟兰告诉笔者,她希望孩子能够读好书,成为一个懂感恩、有益于社会的人,“虽然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但读好了书,至少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钟兰说。

正是少年读书时,一寸光阴一寸金

钟岚玲知道自己的不完美,但她不会因为身体的缺陷而带来精神的残缺。她酷爱阅读,如今的钟岚玲已有近千万字的阅读量,两百余首的诗词储备量。郁达夫的《沉沦》、沈从文的《边城》及一些古典名著都是她的最爱,她的床头与书桌都摆满了书,一有时间,她就沉迷在书里。“我最喜欢看推理类的书籍,长大以后想当一名发明家。当下,主要是把学习学好,才能逐步实现自己的理想。”钟岚玲说到自己的理想,一脸的憧憬。

她自律自省,从不需要家人操心;她乐观向上,还是班级的小班长;她待人诚恳,收获了校园同学友谊;她积极参加学校的书法比赛、数学竞赛,均成绩斐然。学习成绩更是名列年段前茅,因表现突出,多次被评为学校“学习标兵”“最美学生”“新三好学生”“优等生”等荣誉称号,2019年6月被评为龙岩市“新时代好少年”,2021年5月被评为福建省“新时代好少年”。“岚玲不是一个特别聪明的孩子,但是她非常努力,很懂事,还善于帮助同学,确实非常难得。”朱晓华老师说。

成长的路不是一帆风顺的,但钟岚玲深知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小时候,钟岚玲单手学玩滑板时,摔倒了、站起来,摔倒了,又站起来,反复尝试,靠一只左手平衡整个身体,滑动着脚下的滑板。正是凭着这一份自信乐观和顽强坚韧,才让她收获无数。今后的道路也定能奏出生命中的最强音,用单臂托起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