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在龙岩·我为群众办实事


编者按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委、市政府在广泛征求人民群众、基层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围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就业难、上学难、就医难、出行难、办证难等堵点难点10个方面20个问题(下称“1020”工程)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重点推进项目,各级各部门按项目化推进工作落实机制要求,市领导挂钩、部门具体负责,逐条逐项推进落实,为群众办好事,把好事办好办实。为反映相关部门“1020”工程的进展情况,进一步营造以深学促实干的浓厚氛围,今起,本报推出《党史学习教育在龙岩·我为群众办实事——聚焦“1020”工程》系列专版,敬请关注。

市公安局:全力净化社会治安环境

一、背景

今年初,群众反映娱乐场所的“黄赌毒”等治安问题有所反弹,既影响社会安定稳定,又败坏社会风气。龙岩市公安机关结合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将这一问题列入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实行重拳整治,严查严处娱乐场所黄丑问题,净化社会风气社会治安环境,让群众放心、安心。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肖进才对娱乐场所治安突出问题作出重点整治批示;制定全市娱乐场所专项清查整治行动、龙岩市娱乐场所治安管理工作规范;成立专案指挥部、专案组对龙岩中心城区涉嫌组织卖淫的线索开展专案攻坚。结合娱乐服务场所“双随机”工作加强日常监管,对娱乐场所“黄赌毒”问题保持高压态势,挤压生存空间。

(二)严格整改措施。一是提升日常监管合力。加强警种联动配合和文旅、消防等部门协作,形成娱乐场所监管合力,及时发现消除娱乐场所“黄赌毒”问题隐患。二是提升打击整治成果。拓宽案件线索来源和渠道,有针对性开展执法检查,严查严处违法违规行为,促进合法规范经营。三是提升跟踪督导实效。严格落实“逐家核实检查到位、违法人员查处到位、违法物品收缴到位”的工作要求,不定期组织督导,展现公安机关严查严处“黄赌毒”问题的决心。

(三)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对娱乐场所经营者的法治教育,按规定在卡拉OK开机屏幕植入严禁“黄赌毒”等公益广告,发放宣传资料、张贴标语等;明确告知业主应尽的责任义务及相关法律规定,督促业主落实场所管理的主体责任。

三、工作成效

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共出动警力3200余人次,清查娱乐场所680余家次,发现问题隐患600余处,责令现场整改527处,自主停业整改的娱乐场所27家,发现1家未取得娱乐场所经营许可证的场所;成功摧毁一个以手机微信为主要通联手段组织卖淫的团伙,抓获涉案犯罪嫌疑人25人,缴获涉案资金120余万元;办理娱乐场所违法违规案件41起。经上级公安机关暗访检查,未发现我市有涉嫌“黄赌毒”等治安问题。

四、下一步努力方向

保持严查严处的高压态势,对群众举报涉嫌“黄赌毒”违法犯罪的娱乐场所,坚持露头就打的方针,依法严厉打击,绝不姑息;加强日常监督管理,严格落实娱乐场所分级管理制度和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场所巡查等制度;加强协作配合,会同有关部门不定期开展清查整治,净化社会风气,促进娱乐场所健康、有序发展。

市人社局:破解“招工难”“就业难” 谱写就业新篇章

一、背景

龙岩属山区市,区位优势不明显,人才引进难度大,技术人才、大中专毕业生、年轻人留岩就业少,尤其是专业技术技能人才不能较好满足企业需求,技术技能人才供需矛盾日益加剧,企业存在“招工难”问题。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受年龄、劳动技能等因素影响,存在“就业难”现象,就业援助有待加强。

二、主要做法

打造“云服务”平台,提升就业保障效能。整合国有、民营招聘平台,创新推出“人力资源网上超市”,在全省率先建立就业创业全流程线上服务平台,开展线上招聘、直播带岗等活动,实现岗位信息精准匹配推送,提高就业成功率。求职者和企业不受时间、地点限制,享受更精准、个性化招聘服务,实现“求职—就业(创业)—失业—补贴发放—求职”闭环式、“一站式”网上办理。开展“爱在闽西、成就未来”人社局长进校园和招聘代言系列活动、高校(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月等活动,举办各类线上线下招聘会、直播带岗76场,发布就业岗位10.3万个次。

优化“全流程”服务,推动援企稳岗政策落实。开展全国首批职业培训券试点工作,并在全国率先打通职业培训券业务全流程,实现对原有培训模式的优化提升,累计8.4万人领取职业培训券,6.6万人核销使用培训券,为1.5万人拨付资金1381万元,发券数、用券率位居全国前列。延续实施普惠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失业保险保障扩围等减负稳岗扩就业举措,提高一次性用工服务奖补标准,明确线上招聘、直播带岗等新业态招聘活动补贴标准等。共发放稳就业奖补、促创业奖补等2821.33万元,惠及企业1万家次,职工1.89万人次。

推出“全链条”举措,支持毕业生返乡就业。我市推出五大举措 “全链条”促高校毕业生留岩返乡就业,出台构建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促进11条、促进毕业生在岩就业创业14条措施,为毕业生提供全方位政策支持。实施高校毕业生“十个一批”扩岗行动,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招募“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245个,为本地高校置28个市级“三支一扶”专门岗位,占市级总数20%。持续实施就业见习计划,为毕业生增加就业竞争力。开展第二届“创业龙岩”大中专毕业生项目评审,支持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创办企业。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落实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介、1次职业培训机会、1次就业见习机会的“1311”服务机制。

三、工作成效

1—9月份我市城镇新增就业1.85万人,完成省定年度任务1.75万人的105.71%,超前完成省定任务;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88%,低于省定5.5%的控制目标。累计实现转移就业4.74万人,成功培训1.83万人,转移就业、培训成效均位居全省第一。在全省促进就业目标责任制考评中排名第三,荣获优秀等次。

四、下一步努力方向

强化企业用工服务保障,持续深化人力资源超市建设,健全完善劳动力供需对接平台,进一步完善招用工奖补政策,组织企业外出招工,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作用,缓解企业“招工难”。落实一系列减负、援企、扩岗、稳就业政策举措,继续推进高校毕业生“十个一批”扩岗行动,进一步做好当前扩岗、留工、稳就业工作,保障灵活就业健康发展,强化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帮扶,多渠道扩大就业渠道。

市自然资源局:聚焦便利度 改革再加速

一、背景

不动产登记涉及千家万户,关系企业和群众重大财产安全,是政府对外服务的重要窗口,是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制度保障。今年以来,市自然资源局围绕提升营商环境登记财产指标,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为群众企业办好“一件事”为出发点,不断深化不动产登记改革,切实提高群众企业改革获得感,改革成效切实惠及人民。

二、主要做法

(一)推行二手房“联动过户”新模式。在全省率先上线不动产交易税务登记共享平台,实现不动产登记涉税信息部门间的互联互通,推进“一件事”改革套餐式服务的基础上,市自然资源局通过对接电力、水务、燃气等部门,加强部门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优化再造审批流程,精简前置办证材料等措施,使原本办理二手房过户涉及的二手房交易网签、资金监管、税款缴交、水表、电表、燃气过户需要跑到水、电、燃气4个区域的4个窗口取4个号排4次队才能办好的一件事,现在仅需在一个窗口提交一套申请材料,“只跑一趟”即可享受更便捷、贴心、高效的不动产登记服务。

(二)推行工业企业“保姆式”服务。通过设置工业企业厂房(仓库)不动产登记专办窗口,涉及企业不动产登记及税费缴交实行“专区”“专窗”“专人”“专线”办理,切实杜绝企业“来回跑、折返跑”;将工业企业厂房(仓库)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首次登记、转移登记由1个工作日提速为即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首次登记由3个工作日缩至1个工作日;成立工业企业登记财产“上门服务小分队”,建立重点企业联系制度,为企业提供预约上门、政策解读、办证咨询及申请受理等不动产登记服务,切实为企业带去了“一趟不用跑”“零距离服务”等高效优质的办事体验。

三、工作成效

今年以来,市自然资源局不动产登记窗口已办理二手房“联动过户”业务5248宗;主动为福建省格兰尼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龙岩市厦龙经济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福建越秀投资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提供上门服务,累计办结工业企业厂房(仓库)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首次登记、转移登记11宗,切实实现“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减跑趟数”,做到最大限度地简政便民。

四、下一步努力方向

市自然资源局将配合市大数据管理局加快推进交易登记一体化平台建设,牵头完善提升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系统和全市“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工作,持续打造不动产登记“龙岩速度”,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市卫健委:着力解决群众医疗领域“急难愁盼”问题

一、背景

当前,群众对看病就医挂号、就诊、缴费排队时间长,看病时间短这“三长一短”问题,反映颇多,就医过程堵点仍然较多, 群众意见较大。为切实改变这种状况,着力解决患者反映突出的问题,为群众提供优质、安全、便捷、费用合理的医疗保健服务,驻市卫健委纪检监察组、市卫健委决定,实施龙岩市“医e路通工程”,切实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实现医院良性发展。

二、主要做法

(一)推进全面预约

通过开通微信公众号、小程序、APP、“e龙岩”服务端、网站、电话等预约方式,推进检查检验预约、健康体检全面预约。

(二)实行诊间结算

患者在医生诊室、病房、检查检验室或一个区域,直接完成挂号、检查、治疗、药品、医保报销等费用结算。结算后,患者可以直接检查、治疗和取药,改善患者就医体验,逐步解决结算排队长问题。

(三)开通互联网医院

依托省卫健委实施的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市、县级医院接入市级平台后,完成本单位互联网医院建设,实现与全市所有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连接,鼓励基层群众普通门诊、复诊、慢病就诊等,通过互联网方式进行,利用互联网方式为基层群众提供便捷医疗服务。

(四)优化就医流程

通过优化门诊诊室布局,完善入、出、转院服务流程,改善住院条件,精准、简化门诊流程,减少患者等候时间,为患者创造舒适、整洁、安全的就医环境。

(五)改进导诊服务

1.各医院设立“门诊病人一站式服务中心”“住院病人一站式服务中心”,增加服务中心的导诊工作人员,加强导医导诊、预约诊疗、自助服务、协助患者办理入院出院手续、医保服务、资料 服务、健康教育、出院病人回访调查、投诉服务、便民服务。服务中心设置热线电话,并对外公布。

2.加强医院社工和志愿者队伍专业化建设,积极开展并逐步完善社工和志愿者服务。优先为老幼残孕患者提供引路导诊、维持秩序、心理疏导、健康指导、康复陪伴等服务。

三、工作成效

通过开展“医e路通工程”便民工程以来,截至目前,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基本实现院内、就诊前等候时间不超过半小时;平均门诊时长延长至15分钟以上;三级医院平均住院日缩短至8.3天;进一步完善了入、出、转院服务流程,加强了门诊导医导诊服务,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烦、排队长”的问题。

四、下一步努力方向

督促各级医疗机构加快项目进度,继续推进全面预约,力争在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预约率达到90%;推进诊间结算系统升级改造工作,简化就医流程;进一步改善住院条件,推行6S管理,为患者提供温馨、安全的住院环境;进一步加强社工和志愿者服务工作,引导义工团队和志愿者协会的成员到医院为老幼孕残患者提供就医服务。

市文旅局:“静夜守护”整治城市夜间噪声污染

一、背景

按照省纪委监委“点题整治”项目“静夜守护”城市夜间噪声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工作要求,根据省文化和旅游厅、市城市夜间噪声污染整治专项行动联席会议工作部署,联合市生态环境、公安、城管、住建、交通、市场监管等部门,于今年5月下旬起至9月底组织全市文旅系统开展“静夜守护”城市夜间噪声污染整治专项行动,着力解决城市夜间娱乐场所噪声污染问题,重点整治擅自从事娱乐场所经营活动、在《娱乐场所管理条例》规定的禁止营业时间内营业的行为。

二、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市场监管。采取日常检查、随机抽查、联合检查等方式,通过查看监控记录、营业日志、账单信息等方式对场所是否存在超时经营情况进行核查,严厉查处娱乐场所在《娱乐场所管理条例》规定的禁止营业时间(每日凌晨2时至上午8时)内营业的行为。重点加强医疗区、居民区(楼)、学校、机关等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周边娱乐场所的检查,督促场所依法依规开展经营活动。目前,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1500余人次对辖区内娱乐场所开展全面排查500余次。二是严把审核审批关。按照《娱乐场所管理条例》和《娱乐场所管理办法》相关条款规定,严格对申请设立娱乐场所进行事前审核,不得有设立在居民住宅楼内(含商住两用楼),博物馆、图书馆和被核定的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物内,居民住宅区内,车站、机场等人群密集的场所,建筑物地下一层以下(不含地下一层),学校、医院、机关内部及其周围的情形;距学校、幼儿园交通走向距离不得低于200米。三是多措并举抓整治。抓本级、带系统,加大对各县(市、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的指导;抓部门联动,与市生态环境、公安、城管、住建、交通、市场监管等部门定期会商、密切配合;抓建档督办,清零销号,建立一企一档、一问题一台账,采取下达整改通知书、行政处罚、挂牌督办等形式,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发现1起、整改1起,整治到位。

三、工作成效

(一)工作项目有清单。分别建立“工作台账”和“问题(线索)台账”。其中,“工作台账”包括任务分工、具体举措、时限要求、责任科室(人员)等要素,动态更新进展情况;“问题(线索)台账”包括“问题(线索)内容,处置(查处)情况、推动整改情况,并实行每半个月报送一次。

(二)宣传发动有效果。运用局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新媒体广泛宣传娱乐场所有关法律法规,提高经营业主守法经营意识,加强社会监督,及时发布专项行动开展情况,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强化专项行动作用效果。专项行动期间,市县媒体发布信息6条,营造出企业自觉守护、群众主动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市场监管有提升。依法依规处理涉及娱乐场所的信访件、举报件,处理举报投诉12件;依法查处违规经营行为2家,立案查处2家;有效缓解了全市娱乐场所噪声污染问题,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

四、下一步努力方向

持续根据市“静夜守护”联席会议工作要求,联合相关部门对娱乐场所噪音扰民、超时营业、接纳未成年人、违禁歌曲、“黄赌毒”等突出问题开展联合执法,营造安全、健康、有序的文化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