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鞋匠”的苦乐经


□ 郭明杰

无论是严寒酷暑,还是风雨连绵,每天早晨7点钟左右,就有一个衣着整洁、戴着一副老花镜,精神矍铄的老人,在新罗区小洋“龙铁名苑”安置小区的路口“吱喳、吱喳”地手摇补鞋机给人补鞋。他就是永定区湖雷镇来龙岩城区购房、居住的赖鸿辉。“补鞋匠”在此地已七八年了,由于补鞋技术好,获得老百姓的赞誉。

龙铁名苑小区有住户1285户,4000多人。开始摆摊几天,每天都有几十元进账,多的时候上百元。

为什么生意如此红火?笔者经过观察了解,有五大窍门:第一,笑脸常开,温馨待人;第二,不怕脏不怕臭;第三,价格低廉,质量保证;第四,先补鞋,后付款;第五,刚柔相济,先急后缓。

9月1日开学第一天,生意特别好。早晨7点,有个老阿姨带着孙子要到三里外的西陂中学就读,要给孙子补鞋,怕来不及,影响上学,请求补鞋师傅优先照顾。赖师傅看她心急如焚,便放下手头的工作,让孩子脱下鞋子。这一下真是臭脚难闻,只好忍着不说,一边向顾客说情相让,一边立即拿起崭新的锉子用力打磨,除去污垢,一边上胶水,把鞋面和鞋底黏好后,接着上线加固。孩子穿好鞋子,付了3元钱,老阿姨带着孙子转身告别。

随来随补,立等可取。这是赖师傅一贯的服务宗旨,他的信誉也一个传一个。9月8日,夜黑如墨、大雨滂沱,正要收摊时,忽然来了一个50多岁的建筑工人,拿着一双皮鞋要求修补。赖师傅接过鞋子仔细端详,说:“你的鞋子是真皮的,起码要200元以上。”“是呀!195元买的,你知道我干的是什么工作吗?搭模板、浇水泥,是重活、难活,整天泡在水泥砂浆里,有时脚底还会给模板挂钉子,就是铁打的皮鞋,穿没几天也会破的呀!”赖师傅听其言,知其意,心里有点寒碜,整双皮鞋如“蛤蟆嘴”,如果不及时给他补好,必定影响第二天的工作。现在虽然夜深寂静,但还是收下这双破皮鞋,立即打开节能灯,在微弱的灯光下用锉子尽力打磨除去污垢,一边用橡胶水涂抹,暂缓两分钟,鞋面与鞋底黏好后,再用皮鞋的专用线在鞋子周边加固一次,而后又刷上鞋油,用丝绸布揉擦几下,闪闪发光,只收14元。

斯时,打开手机一看,已是晚上11点,雨也停了,才回家就寝。

赖师傅今年67岁,膝下有四个子女,早已成家立业。儿媳孝顺相劝:“爸!现在不愁吃、不愁穿,也不愁住,不要这样辛苦赚钱,好好在家里休息颐养天年。”但赖师傅不听劝告:“我年岁虽老,但心不老,还有余力和毅力,一定要永葆苦干、实干精神,力所能及,做些好事,来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