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就是要让大吉越来越美”
——新罗区雁石镇大吉村见闻
□ 通讯员 汤盈盈
8日,走进新罗区雁石镇大吉村,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图景扑面而来:青山与清溪相伴,古厝和新居互倚,绿荷共清风摇曳,宝塔同白云相拥,道路在田野里纵横交织,栈道在诗意中向远方延伸,气势如虹,五彩缤纷,令人心驰神往。
一大早,雾气还在小溪栈道旁弥漫,大吉村主任汤锦国就带领一班村委,巡河道、查公厕,上山下地,走进村民家中,问寒问暖,了解村民需要什么,想做什么。他说:“我们就是要让大吉变得越来越美,村民群众的需要,就是我们要做的事;村民群众的难事,就是我们工作的重点;提高村集体收入,帮助一些困难家庭尽快甩掉穷根,让大家共同走上致富之路是我们的使命。”
“能住进这么好的房子,我真的太感谢党和政府了。和以前相比,真是天差地别啊,冰箱、洗衣机、电视机样样有,幸福指数对我来讲,一下提太高了。”大吉村脱贫户汤继旺,见人就高兴地说。
汤继旺是残疾人脱贫户,他说:“我们已经实现脱贫,开始有了稳定的收入,住进了新房,日子越过越红火。”在村干部的倾心帮助下,他还参加了村里组织的技能培训,学会了养蜜蜂,空闲时间就在村里打扫卫生,一个月还能有八九百元的稳定收入,这是村里特别为他安排的公益岗位。
为了解决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100%就业,大吉村设置了打扫卫生、清理河道等公益性岗位,同时加强兜底保障,确保贫困户稳定脱贫。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起来。
近年来村委会以小流域治理项目为契机,陆续建设了大吉溪沿河栈道、步云塔登山步道、农民文化公园、公共厕所等一系列惠民工程,让村民也和城里人一样,在家门口就有了休闲娱乐、健身散步的场所。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方针,大吉村两委高度重视新村规划和建设管理,创造宜居宜业美好家园,努力提高全体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至2020年底,大吉村已建成160多幢三层以上别墅型新居,一幢幢装修别致、高低有序、风采各异。村委会还建成一幢拥有36套单元房的“大吉综合楼”,有些新居还配备了现代化电梯。
村里成立了乡村振兴理事会,努力扩展公益人才队伍。发动外出乡贤、巾帼志愿者、商会等社会力量,共同出资出力,参与村庄建设。村委委员汤菊美带着20名妇女,自发组成“巾帼护河队”,定期定时开展宣传、巡河,镇村河长及时听取护河队在巡河中发现的问题、意见和建议,促进“河长制”向“河长治”转变。
为营造乡村文明乡风,大吉村制定了村规民约,编写了朗朗上口的“新三字经”,建立了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制度,让文明新风具体明晰,有章程可操作,让移风易俗成为村民的自觉习惯,帮扶残疾人、贫困户等志愿服务活动,常年开展,有声有色。
大吉是古老村落,古民居多,文化内涵丰富,村两委十分重视文化、文明建设,挖掘整理乡土传统文化,保护古厝古祠,弘扬家风美德,丰富民俗内涵。这一切,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教化育人,留住乡愁记忆。同时,开展作家文学笔会,宣传乡土文化,鼓励青年爱乡创业,营造人才回归乡村的良好氛围。
今日大吉村,已是破茧成蝶,华丽转身,村民幸福指数迅速飙升。举目已是千山绿,宜乘东风好扬帆。在全体村民努力下,一幅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百姓幸福、姹紫嫣红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大吉溪也由“污”到“美”,鱼翔浅底,荷塘花开,河边花香,被列入省、市、区美丽流域示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