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构建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实施“医e路通”便民工程,推广看病就医“一码通行”——
解决就医“烦心事” 优化服务暖人心
□记者 罗姝 通讯员 陈姝婷 张键
看病就医是民生大事,但由于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足等现状,依然存在群众看病难、看病烦、排长队等问题。
如何破解群众对健康需求与医疗资源不平衡的矛盾?我市以“健康龙岩”为引领,以群众就医的难点、热点问题为切入点,持续深化基层医改先行先试,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优化就医流程,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特别是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委、市政府将群众就医的“烦心事”列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重点推进项目,书写“龙岩答卷”。
全力推进以“一归口 三下放 五统一”为核心内容的县域医共体建设
8月12日是周四,正是新罗区总医院院长、儿科主任医师李斌生到新罗区西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的日子。一早,就有许多慕名而来的居民带着孩子前来问诊。
从今年开始,在新罗区总医院的牵头下,龙岩人民医院对口帮扶西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拔派出业务能力强、作风优良的医生,涉及了骨伤科、内分泌科、儿科、妇科、心内科、疼痛科,进一步提高西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水平,使社区居民实现“家门口检查,大医院诊断”的同质化、一体化的卫生保健服务,增加健康收益。
针对县域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近年来,我市把推进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与推广长汀基层医改经验紧密结合起来,实行“一归口、三下放、五统一”为核心内容的基层卫生综合改革。漳平市、长汀县、连城县、武平县先行试点建设县域医共体。2020年,新罗区、永定区、上杭县分别建立以县级医院为龙头的县域医共体,迅速进入实质性运作。全市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问题。
2020年,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为1023万人次,占全市总诊疗人次60.7%;住院量47.89万人次,基层机构占39.11%,基本形成较为合理的分级诊疗秩序。其中,长汀县、上杭县、连城县、武平县城乡居民县域内就诊率均达90%以上,基本形成“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疑难重症到大医院”的合理就医格局。
“医e路通工程” 破解就医堵点
“门诊成立一站式服务中心,将原本分散在医务处、门诊部、医保办等科室的职能,集中在一个窗口,实现医保特殊病种审批、调取病例、疾病证明盖章等功能,大大减少了患者往返辗转。”龙岩市第一医院门诊副护士长张丽丽告诉记者,该中心还设置了便民门诊,方便患者开一些常用药,减少排队等候时间。
让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路。为破解“三长一短”问题,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市卫健委在全市实施“医e路通工程”便民工程: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已完成推进全面预约、优化就医流程、明晰导引标志、改进导诊服务等四项工作,力争实现院内、就诊前等候时间不超过半小时;全市11家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完成诊间结算改造、开通工作,发生诊间结算177万人次,基本解决了缴费排队问题;全市15家公立医院均设置了“住院病人一站式服务中心”和“门诊病人一站式服务中心”,完善了入、出、转院服务流程,加强了门诊导医导诊服务,减少患者等候时间,缩短平均住院天数;在建设互联网医院方面,新罗区已建立互联网医院,龙岩市第一医院、第二医院正申请互联网医院牌照,在不久的将来,将实现与全市所有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连接,为基层群众提供更为便捷的医疗服务。
实现“一码就医”
完善基本医疗保障能力
“我们医院是我市首家实现全流程可使用电子医保凭证就医的医院,患者就医无需携带医保卡,只需出示手机上的医保电子凭证。”龙岩人民医院信息科童玉昇说,从预约、挂号、就诊、结算到取检验检查报告,再到办理住院、床旁结算、出院,均可通过医保电子凭证扫码完成,真正实现“三点一线”就诊。
为提高医保电子凭证覆盖率,市医保局组织全市医疗保障“阳光医保”志愿服务队,深入全市各个疫苗接种点宣传国家医保电子凭证。截至8月12日,全市开通激活电子医保凭证175.72万人,激活率为63.09%。
“现在政策好,我们就医负担大大减轻。”杜先生刚在市第二医院的门诊就诊,总费用为479.12元,因5月1日以来,其医保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已累计超过1300元,因此本次门诊产生的医保范围内费用 478.18元可进入医保统筹基金报销,实际报销334.73元,报销比例70%。
我市自5月1日起开展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普通门诊统筹政策。在一个自然年度内,医保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超过1300元的部分(5月1日之前已发生的普通门诊费用不计入起付线),由医保统筹基金按比例支付,年度基金支付最高限额6000元(不纳入住院和门诊特殊病种年度封顶线),凭医保电子凭证或社会保障卡直接结算。
今年以来,市医保系统始终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着力点,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始终:从6月19日起,医保特殊门诊取消2家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的限制,在市内任何一家一级及以上定点医疗机构均可直接就诊结算;从6月22日起,我市门诊特殊病种高血压、糖尿病(简称“两病“)参保患者在门诊就诊时开具处方用量放宽至3个月;从7月起,“两病”门诊特殊病种认定工作下沉到符合要求的基层医疗机构,参保人员就医购药更加便捷。
“我们将聚焦群众关注医疗保障领域的‘烦心事’,以便民惠民为落脚点,不断完善医保支付方式和简化医保报销流程,有效解决参保人员看病难的问题,推动全市医疗保障事业再上新台阶。”市医保局党组成员、市医管中心主任黄先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