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平法官宗赞宇:

情系法治保民生 “巾帼”风采护营商


通讯员 李清连 李思福

“宗”这个姓氏在武平较为少见,一般人都很难想到,这位能说一口流利客家话的女法官,居然是个“湘妹子”!她默默扎根审判一线二十余年,用为民服务的诚心、坚守公正的公心和恪尽职责的匠心诠释了一名人民法官的天平赤子初心,演绎了一名“巾帼”法官的敬业篇章和奉献旋律。她叫宗赞宇,现任武平县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一级法官,曾获评全省法院系统先进工作者,记个人三等功一次。

着手破产案件 走上专业审判道路

“勤奋好学,热爱钻研,业务能力强。”这些都是同事对宗赞宇的评价。曾任民二庭庭长的她,总是身先士卒,迎难而上,先后办理了一批疑难复杂案件,成功化解了多起重大矛盾纠纷。因民商事审判工作经验丰富、理论功底扎实,院党组将多起破产案件交由宗赞宇主审。

破产案件如同在一件错综复杂的机器中寻找病症并着手解决一般,能否找到症结,关系到生产线能否恢复运转、工人能否回到岗位、企业能否挽救。

宗赞宇深知,破产案件法律关系复杂,涉及群体较多,工作难度大,审理周期长,但面对组织的安排,她没有退缩,而是一头扎进破产专业知识的学习。她每天一有时间就翻阅各类书籍,尤其是《破产审判手册》等与破产相关的书籍。然而,纸上谈兵易,实践起来还是遇到了很多困难。

宗赞宇越挫越勇,遇到业务难题时,积极向上级法院学习好的经验做法,与破产案件合议庭成员一起赴异地学习破产企业处置经验,为破产审判工作积累经验,不断探索破产案件的特有规律。终于,她办理起破产案件逐渐得心应手,更是结合案件自身特点,创新了审判工作方法,巧妙化解多起破产案件。

因案创新施策 破解清算重整难题

因案施策、模式创新、精准发力,是破解清算重整难题的切入点突破点。宗赞宇根据企业实际和案件进展情况,灵活运用破产规则,差异化精准发力,创新推行“清算不停产”“清算式重整”,妥善推进破产案件办理进程。

宗赞宇在审理福建武平双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破产重整一案中,考虑到该项目建筑面积小,商品房预售、网签情况复杂,可供清偿债权的财产不多,没有投资人愿意接盘,若简单宣告破产后变卖财产,债权受偿的法律效果差,尤其是购房消费者的权益无法完全实现,容易引发社会稳定问题。

如何解决破产企业债务困境、破解“烂尾”僵局、保障广大购房人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宗赞宇与合议庭成员在充分评估后,创新适用“清算式重整”方式,即由管理人负责“烂尾楼”续建,待工程竣工验收后,向购房人履行交房义务,并出售剩余资产,用于清偿债权。

2020年12月,“双成·缔豪苑”项目竣工交房,成为全市首例、在全省也为数不多的由管理人负责续建的房地产破产案例,保障了购房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实现了多方共赢。

强化府院联动 助推优化营商环境

宗赞宇始终坚持在依法指导、监督破产管理人开展日常工作之外,还聚焦聚力短板弱项,积极争取政府在部门协调方面的支持,完善府院联动机制。

她主动与住建、国土、城管、税务、消防等部门进行协调,又数次通过召开座谈会等对项目业主、施工方各方进行释法说理,定期参与专项协调,综合研判企业破产风险,形成了“政府主导风险管控,法院着力依法推进”的府院联动常态机制,依法充分有效发挥司法职能作用。

武平县委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专题听取破产案件进展汇报,指定县委常委牵头、县政府常务副县长对接协调,及时研究解决相关事项。县政府组建企业破产服务保障小组,协同破解税收金融、土地管理、资金垫付、复工复产等难题。

在宗赞宇承办的破产案件中,妥善安置职工120余人,盘活闲置土地资源94.5亩、厂房2.77万平方米,妥处2个问题楼盘,维护了241户购房业主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