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凑单惹的祸


□ 张淑蓉

话说人到中年,饮食要朝着“高蛋白、中脂质、低碳水、戒糖”的方向发展,所以我尽量不买零食。

可最近热衷于线上购物、买菜买肉等,觉得特别方便,手机一点,即可送货上门,省得去菜市场挑选,加上优惠券,价格甚至比市场便宜。美中不足的是每次都要达到一定的费用,有的是满39包邮,有的要满59才有包邮,否则就要自己出邮费。为了凑单,定力不足的我总会在“休闲零食”买许多膨化食品,如薯条薯片,蛋糕甜点或饼干类食品。邮费是不要了,但零食与日俱增。每天晚上陪孩子睡觉起来后,我一边工作一边不停地吃,没多久,发现体重一直上升,已经超过了100斤,脸也越来越圆。

自己长胖也就算了,谁知家里的两个孩子也受影响了。看到我买这么多零食,小宝早上起来就吃饼干或者甜蛋糕,不再吃稀饭和青菜。大宝每天幼儿园放学回来,不再吃煮好的水饺,而是直奔他的“储藏室”,所谓的“储藏室”就是他和弟弟两人放零食的抽屉,要么拿出一包薯片要么拿出一包曲奇饼干,津津有味地吃着。吃晚饭的时候就推三阻四不肯吃了,可是到了晚上八九点又开始饿了找零食吃,形成恶性循环。

仅仅不肯吃饭也就算了,问题还在后头。孩子开始便秘,积食,咳嗽。薯片上火,饼干太甜,孩子火气大,一便秘就积食,积食导致发烧咳嗽。疫情期间,去药店拿退烧和止咳要都得身份证实名登记。咳嗽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尤其到晚上,一咳嗽就醒,整个晚上都在闹腾,药死活不肯吃……我的内心是崩溃的,后悔买这么多零食。

有时候有满减的优惠券,买了很多箱牛奶。可是孩子早上喝的是泡的奶粉,先生和婆婆都不爱喝,家里只有我喝瓶装牛奶,经常是在过期前才勉强喝完。有时候逛超市,发现那些临近保质期的牛奶都是买一送一的,而我几个月前买的时候都是正价,至多优惠券减了几块钱,算下来没便宜,反而一直在吃临期的牛奶。

由此我深深体会到:不要为了凑单而买,应当理性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