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在山河的问号

□胡赛标
日前在央视热播的电视剧《绝密使命》,重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央红色交通线”那段隐秘的历史风云,让观众热血偾张。站在青溪交通站码头,我思绪万千,往事如云浮现……
由上海党中央通往中央苏区的红色交通线,在全国所有交通线中,时间最长、作用最大、保密最好,被称为“中央红色交通线”,毛泽东称赞它“就像我们身上的血脉”。
饶卫华,是广东大埔西河镇漳北村人,戴着珐琅眼镜,穿着西装革履,长得虎头虎脸。这位担任过省港大罢工领导人邓中夏秘书、学习于莫斯科东方大学的传奇人物,这位参与组建东北抗日义勇军、在南京监狱吃过老鼠的坚强战士,在晚年回忆道:1929年底,周恩来提出设立独立交通网的设想。1930年春,闽西特委卢肇西受红四军前委书记毛泽东委派,抵达上海。周恩来亲自接见卢肇西,指示其开辟“永定交通大站”。10月,中央交通局开辟了一条由上海进入中央苏区的地下交通线,绵延数千里,线路为:上海—香港大新公司—汕头中法药房、华富电料行—潮州交通旅社—大埔茶阳“同天饭店”—青溪沙岗头“永丰客栈”,经多宝坑、洋门、党坪,进入福建永定桃坑伯公凹、古木督永昌楼,到达闽西特委所在地虎岗,再经上杭、长汀,最后到达江西瑞金。吴德峰为交通局长,下设总站、大站、中站、小站。饶卫华担任香港“华南交通总站”站长,第一批交通员有肖桂昌(中山人)、黄华、曾浪波、洪胜、卢伟良、王福田(山东人,原法国参战华工)等。
饶卫华通过九龙南方局的秘密电台,与上海党中央保持通讯联系。中央派到苏区的同志,上海起程前,将人员情况、香港住馆、接头暗语电告饶卫华。如果情况正常,到了香港,坐轮船到汕头,转乘火车到潮州,再乘韩江小轮船到大埔茶阳。然后,小木船靠拢过来,由交通员引到木船上,再逆流上行到青溪。选择黄昏,木船才靠岸,人员在松林里隐蔽下来。青溪交通站站长蔡雨青派人来引路,代挑行李。在永丰客栈吃过饭,趁夜出发,行走三十多里山路,到达桃坑稍事休息。再走几十里山路,天放亮了,到达永定城关,经过金砂、合溪两天路程,来到虎岗。安心休息几天,再派武装护送,行几天路,到达江西瑞金中央苏区……
通过中央红色交通线,将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博古、李德、张闻天、瞿秋白、叶剑英、王稼祥、左权等200多位领导,以及参加省港罢工、广州起义、南洋被驱逐的同志输送到苏区。交通员还将苏区募集的金银、首饰、钞票带到香港、上海购买食盐、药品、布匹、医疗器械、通信器材等,带回宣传书刊。
当时,交通员携带的文件,大多用药水密写在字画、手绢、线装书的反面,或者写在衬衫、布条上,穿在身上或藏在热水瓶、棉被、扁担里,微型照片放入笔杆内……
说起交通员用生命维护红色交通线的故事,饶卫华时而喉头哽咽,时而泪花闪闪:那年,卢伟良受托付从闽西带500块光洋给广东省委。为了隐蔽安全,他将光洋分别缠在两个手臂上,外面再穿上衣服。由于天气炎热,手臂磨破,等他来到香港,发现衣服与血肉粘连一起,血迹斑斑。毛泽东报告第一次反“围剿”胜利的亲笔信,到达总站后,饶卫华亲自送达上海。交通员用生命与鲜血,把忠诚与使命,写在一个个平凡而缜密的细节深处……
一天,大埔侦探长穿便衣到青溪搞侦察,被秘密交通队员捉到山上。为了保护交通线,队员们命令他写两封信:一封以到汕头的口气写;另一封以到香港的口气告诉妻子,说自己不愿做侦探工作,出南洋谋生了。探长害怕,就写了信。交通员将信分别拿到汕头、香港去寄。不久,敌人发现探长失踪,先是满腹狐疑,后见两封亲笔信,就以为探长去了南洋……
秘密交通线也并非一帆风顺。1931年秋,韩江碧绿如练,阳光飘落江面,点点波光似碎银闪烁。几声汽笛鸣响,岸丛栖憩的麻雀扑愣愣飞起。饶卫华站在火船舷边,目光眺望着闽西苏区……他溯江而上,九一八事变的消息让他心潮澎湃,不觉握紧了拳头。他和肖桂昌乘着木船,来到青溪松林里隐蔽。当晚,民团突然骚扰,青溪站长蔡雨青外出。二人商议,饶卫华在木船上等了一星期,仍无消息,只好决定原路返回……
中越首度联手拍摄的电影《香港脱险》,讲述了越南革命领袖胡志明在香港被捕入狱,饶卫华聘请英国律师营救出狱的历史故事,引起轰动。饶卫华与胡志明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那是1928年的一天,原是苏联顾问鲍罗廷秘书的胡志明,被李济深驱逐流落香港。饶卫华坐着电车,发现有一个“特务”在紧盯自己。他心里一惊,但很快镇定下来。他想甩开这个特务的跟踪,立即跳下电车。不料,这个人也跟着跳下车,目不转睛地盯着饶卫华。饶卫华马上转乘另一辆车,这个人也跟着上这辆车。饶卫华瞪了他一眼,这个人却慢慢地挪到饶卫华身边坐下来,目光很温和。
“您好!我是越南人,下午可以约您喝茶吗?”这个人小声说。饶卫华看着这个眼窝深陷、瘦弱精明的年轻人,感到他不像“特务”,就答应了他。
“我是越南同志,在广州经常见过你。”饶卫华刚一在茶楼坐定,这个人坦率道。饶卫华凝视着他,脑中搜索一遍,实在想不起他是谁。这个人望着饶卫华茫然的目光,诚恳地说:“我是与胡志明在一起的,正在寻找党组织,希望你能帮我。”饶卫华摇摇头,说:“我不知道党组织的情况。”这个人的眼神黯淡下去,但很快写下一个地址递给饶卫华:“希望组织联系我。”饶卫华接过纸条,握手告别。饶卫华立即向广东省委书记李富春报告情况。党组织派人去调查,确定胡志明住在那个地址。饶卫华才去联络,使胡志明接上了香港的党组织关系。后来,饶卫华应邀参加在九龙宋王台海边举行的“越南共产党一大”……
饶卫华不会忘记肖桂昌给他讲述的故事:那次,肖桂昌带“伍豪”进入永定伯公凹站。伍豪经常参加群众集会,认识他的人很多。他化装成一位牧师,留着大胡子,戴着黑帽黑眼镜,穿着黑衣,有人查问,就说去长汀福音医院。伯公凹,山道陡峭,一山踩二省,凹上有一座小小的伯公庙。庙里摇曳着一盏明亮的煤油灯。
伍豪看到伯公庙,小声问:“它供奉什么神?”肖桂昌微笑道:“土地伯公,客家人的守护神。看到伯公灯,就知道到家了。”肖桂昌走前去,为伯公灯添了点油。伍豪心中一动,捻着大胡子,颔首道:“伯公灯就是老百姓的希望啊!伯公凹,伯公灯,我记住了!”
交通员邹端仁的妻子赖三妹为伍豪烧热水泡脚,并宰杀家中唯一的母鸭招待。伍豪临走时留给赖三妹三块银圆,贴补家用。当她得知这个化名“伍豪”的人就是周恩来后,便将这三块银圆珍藏起来,变成珍贵的传家宝。
历史的风烟已随澄碧的汀江水蜿蜒流逝。中央红色交通线像画在山河上的二个问号,留给后人无尽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