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垃圾分类应加强


□ 蔡庆阳

时下,我市很多地方都推行了垃圾分类,但在农村一些集镇、行政村,垃圾分类工作不容乐观。上个周末,笔者到某农村走亲访友,在偌大的集市没有找到一个垃圾桶,路旁边竟有十几处垃圾堆,每一堆都混杂了纸箱、塑料袋、果皮、菜叶等等,清洁工正用铲子一股脑地把垃圾清理到垃圾车上,根本谈不上分类。

近年来,基层农村有关单位和部门积极营造宣传氛围,开展了垃圾分类知识普及讲座、制作宣传栏、发放宣传册等,有力地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但是,据笔者了解,农村在垃圾分类的推进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农村垃圾分类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群众的垃圾分类知识和回收意识都比较薄弱,垃圾分类普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等。

笔者认为,各地农村既然实行垃圾分类,就应把这项工作做精做细做实,抓住薄弱点,做到有的放矢,推进垃圾分类深入实施。基层农村有关单位和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引导群众做好垃圾的科学分类储存、投放,尤其要讲明垃圾分类的好处和意义。要结合工作实际,重点检查垃圾分类的执行情况,通过督促与检查的方式牢牢抓住存在的问题,并建立奖励激励机制,更好地促进垃圾分类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同时,应加大垃圾分类的基础设施的投入,在农村各主要场所配备功能完善的垃圾设施,合理设置垃圾分类箱,方便群众。要进一步加强垃圾分类培训,指导群众在搬运、处置垃圾时,也要按照分类原则。只要有关部门下大力气、出实招,通过一些实实在在具体的举措,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地开展垃圾分类工作,进一步调动农村践行垃圾分类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让每位群众都成为“新时尚”的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