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加强基层社区应急能力建设
□林矩鸿
家门口VR地震体验、“云上学安全”、答题领红包、看灯光秀学知识……连日来,各地以“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为主题的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形式多样、引人入胜。
如何调动各方力量,尤其是调动基层力量,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防线?
夯实社区应急管理基层基础工作是关键。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至2020年,全国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因灾倒塌房屋数量、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占GDP比重,分别比2015年至2017年降低36.6%、63.7%、31.3%。数据表明,不断夯实社区应急管理基层基础,就能提升全社会应急能力,减少灾害损失。因此,要广泛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整合资源、统筹力量,切实加强基层社区应急能力建设,从源头上防范化解群众身边的安全风险,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
灾害发生后,科学避灾、转移避险是有效减轻人员伤亡的关键性措施。各地应将防灾减灾与基层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有机结合,提高风险辨识能力。
拓展人民群众参与公共安全治理的有效途径。要注重发挥基层社区居民力量在防灾减灾救灾中的作用,引导社区居民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灾害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推进基层落实群防群控责任;模拟某地遭遇暴雨、大潮、洪水“三碰头”自然灾害,开展城市内涝紧急转移安置人员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