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消博会释放开放新利好彰显中国市场磁吸力
记者在5月7日至10日召开的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消博会”)现场看到,众多“首发、首展、首秀”集中上演,国际高端品牌签约合作的消息接连传来,签约品类、订单数额不断取得新突破。
与会人士纷纷表示,随着系列扩内需举措以及市场开放等政策的加码,中国40万亿级的消费市场将吸引越来越多外资品牌加大布局力度,更多品牌的加入也将进一步推动中国消费市场潜力释放。
消博会彰显中国市场磁吸力
据了解,本届展会展览总面积8万平方米,其中国际展区6万平方米,分为时尚生活、珠宝钻石、高端食品保健品、旅居生活和服务消费五大专业展区,参展企业648家,参展品牌1365个,来自69个国别和地区,成为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消费精品展。
大量的洽谈合作在展会期间同步举行。在消博会新闻中心发布厅中,一场场签约活动排满了为期4天的展会日程。
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表示,从首届消博会情况来看,外资企业和外资品牌十分积极,这也充分表明外资企业看好中国市场、看涨中国行情,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政策利好持续释放
分析指出,消博会磁吸效应与中国超大规模市场正在加速释放的潜力密不可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表示,中国有14亿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是全球最具潜力的大市场。我国已经进入消费升级的重要阶段,中国消费者对多样化、个性化和高品质商品的需求日益增长。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在消博会上发布的研究报告《中国消费——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显示,从2012年到2019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1.03万亿元增长到40.80万亿元,基本实现规模倍增,年均增长10.94%。
在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看来,受疫情影响,2020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较2019年同比下降3.93%,但增速正逐季反弹,而且疫情并没有改变我国消费升级趋势。“预计2021年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有可能恢复至2020年前的水平。”他说。
国家统计局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统计显示,一季度,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3.9%,两年平均增长4.2%;与去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86%。并且复苏态势还在进一步增强,3月当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4.2%,增速比1-2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6.3%,比1-2月份加快3.1个百分点。
更多利好政策正持续释放。记者注意到,近期以来,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海关总署等多部门接连部署,优化离岛免税监管模式、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扩围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等一系列促消费措施提速实施。同时,继续完善市场准入制度、推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制定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等一系列开放政策已经排上日程。
外资企业积极布局
与会人士纷纷指出,消博会的举办,是中国兑现开放承诺的具体行动,也是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有效举措。“面对疫情冲击,首届消博会如期举办,充分展现了中国对外扩大开放、共享中国大市场、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坚定决心。”王炳南说。
这些利好进一步坚定了外资企业开拓中国市场的决心和信心。强生消费品中国区总裁汪轶表示,中国市场是强生全球业务重要的“发展+创新”双引擎。强生此前已连续三年参加进博会,此次消博会,强生消费品携旗下8大品牌亮相。“中国业务在强生全球战略版图上愈发重要,未来强生将不断增加在中国的创新研发投入,继续把中国作为创新增长点。”
瑞士BAMOA GmbH公司携旗下阿德尔博登冰川高钙天然矿泉水、伯尔尼手工酿造限量产瑞士蜜酒等4个瑞士优质特色产品在消博会上演中国首秀。公司董事丹尼尔·巴蒂斯顿表示,中国中等收入群体迅速增加带来消费市场强劲增长,消费者对高端产品、高质量产品的接受程度与日俱增,让企业看到了广阔商机,企业对进入中国市场充满信心。
从事平行进口车业务的凯沃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去年4月在中国寻求发展机会,并落地海南。公司董事长李泽源表示,消博会是公司来到海南后参加的第一场国家级会展,公司将借助此次参会寻找商机,推动公司业务在全国消费市场的实际落地。
Tapestry亚太区总裁、Coach中国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杨葆焱指出,中国消费市场的潜力和热情,激励着全球品牌在中国不断创新和投资,为全球消费市场的复苏及经济发展注入巨大的活力。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