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水乡底色亮 美丽乡愁梦可期

——武平县中赤镇乡村振兴见闻


□记者 范波 石芳

连日来,武平县中赤镇干部群众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谋划今年的乡村振兴工作,快速推进相关项目。3月28日,记者溯中赤河而上,但见小桥流水映岸绿、白墙灰瓦衬春色,一幅生态水乡的画卷铺展开来。

近年来,中赤镇围绕建设“生态水乡·美丽中赤”,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着力做好生态、产业、民生三篇文章,小乡镇也有好作为,交出一份漂亮答卷:成为武平第一个脱贫的乡镇,连续五年获评龙岩市“平安乡镇”,“飞地工业”逐步壮大……

治理一条河 增色一个镇

史料记载,中赤河连通了与外界交流的商路,早年间大多数中赤人依靠竹排长篙讨生活。

中赤河滋养了一代代中赤人,守护好这条河、做好一河两岸的事,就等于做好了该镇大半的工作。2016年,刚上任的中赤镇党委书记傅晓晖就瞄准了这一民生工程,在历届党委政府打下的坚实基础上接续奋斗,一张蓝图绘到底。

村民告诉记者,中赤有道河鱼焖豆腐的菜,是当地舌尖上的美味。但有段时间,中赤河流域受生猪养殖业污染,这道菜也就消失在当地人的餐桌上。

优化人居环境,治水是首要任务。当地以“生态水乡·美丽中赤”为蓝图,下大力气治理中赤河流域的生猪养殖污染,加强农村污水垃圾治理,扎实推进“河湖长制”工作;实施3公里的防洪堤建设、8公里安全生态水系建设、饮水安全等惠农利民项目,着力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中赤河水质明显提升,出境断面水质连续43个月稳定达标。如今,河鱼焖豆腐又重新端上村民的餐桌,唤醒久违的味蕾。

碧水蜿蜒,一座座“幸福桥”逐渐搭起。逐水而居,中赤村民的日常生活最离不开的就是桥。“办村民最需要的事,解村民心头的难事。”2016年以来,中赤累计向上争取资金1550万元,新建或修缮共11座便捷出行的“民生桥”、丰富村民文化生活的“幸福桥”和记住乡愁的“人文桥”。

甘当穿针人 愿下绣花功

今年春节后,中赤河旁新开了家就业扶贫车间。此后,这里成了附近最热闹的地方,数十个村民每天忙碌在各自工位,赶制订单。

就业扶贫车间是该镇引进至武平高新区的“飞地工业”大岩电子的分厂,成为该镇服务企业、破解招工难题的有效探索。

“引进来,更要服务好。”镇党委、政府坚持“每月一走访”机制,对引进的企业开展面对面服务,协调解决项目建设、厂房办证等问题。

年初,镇干部在走访大岩电子时,了解到该企业新上6条生产线,尚有180个用工缺口。对此,镇里成立小分队宣传推介县里出台的引工留工政策,同时巧用区位优势、盘活原中赤邮政所闲置房产,力促该企业在中赤建分厂承接部分生产线转移,把腾出的工人调配到新上生产线上。

“车间工作对技术要求不高,简单易学上手快。”就业扶贫车间领班唐玉杰说,这里采取计时或计件发酬劳方式,吸纳贫困户和富余劳力利用空闲时间前来务工,确保他们就业、务农、照顾老人孩子“三不误”,同时又有效解决他们企业用工难题。

小乡镇也要有作为,近五年来,中赤镇党委、政府甘当穿针人、愿下绣花功,以良好的营商环境服务项目落地,完成6个新签约项目、3个新开工项目,引进3家资质建筑业企业,“飞地工业”不断壮大,为乡镇发展提供新动力。

为确保项目质量、尽早发挥效益,该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坚持把绣花功夫做到项目策划、设计及重点项目监督、项目问题解决的全过程,严控“双超”,力争出精品。该镇安全生态水系照明工程就是例证,做这项工程原设计要花38万元。镇党委、政府精打细算,逐步优化设计,最终以13.8万元就做成了这个工程。

对此,工程承包方埋怨干部“抠门”,百姓却竖起拇指点赞。“就是要把省下来的每一分钱都能用在助力乡村发展的刀刃上。”傅晓晖说道。

满意不满意 全由群众评

走访中赤镇,可以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民生情怀和百姓稳稳的幸福——

去年底新建成的中赤中心幼儿园,宽敞明亮、环境优雅、功能齐全的教室一点不比城里的差。中赤中、小学宿舍楼、运动场相继建成,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孩童们在这里开启人生的梦想。

村级幸福院逐渐规范运行,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不断推进,敬老院社会化运营成效初显,老人们享受着幸福时光。

中赤河集镇滨水栈道、休憩亭廊、主题公园等错落有致,融入当地人文特色,配以好人事迹、名言警句、主题诗词等元素。清晨与黄昏,村民溯溪而上,一边徜徉河岸步道休闲锻炼,一边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

“工作满意不满意,全由群众评。”傅晓晖心里有杆秤,党委政府要做的就是让百姓共享发展红利。

在脱贫攻坚中,中赤故事同样精彩。2017年,中赤成为武平县第一个脱贫的乡镇;2018年,6个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2019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此外,该镇精准制订帮扶措施、深入实施激励性扶贫项目、提供扶贫公益性岗位等,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脱贫。

今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为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赤通过“四个着力”开启新征程:着力促进产业发展,在持续发展壮大现有特色产业基础上,培育龙头打响品牌,推动就业扶贫车间做大做强;着力推进“两治一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实现村容村貌“目之所及、焕然一新”;集中资源实施10个民生项目,着力改善民生;持续提升“平安中赤”建设水平,着力提升社会治理……

春江水暖,中赤河向着幸福出发,见证着中赤的发展故事、承载着美丽的乡愁奔流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