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脱贫攻坚精神 夺取新的更大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在我市引起热烈反响
□ 记者 黄俊
昨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京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我市广大干部群众认真收听收看了大会,一致表示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乘势而上、再接再厉、接续奋斗,努力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建设闽西南生态型现代化城市、打造有温度的幸福龙岩进程中夺取新的更大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让人备受鼓舞,龙岩市扶贫办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让人倍感自豪。”市脱贫办常务副主任张木生告诉记者,此次市扶贫办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是在党中央和省、市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全体扶贫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取得的,这是党中央对闽西老区苏区脱贫攻坚工作的高度肯定。张木生表示,下一阶段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梳理、优化、调整现有帮扶政策,保持过渡期内的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研究制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措施;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守住防止返贫致贫底线;坚持开发式扶贫,深化激励性扶贫,织密兜牢丧失劳动能力人口的基本生活保障底线,构建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清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方向,明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点,健全乡村振兴领导体制和工作体系,加快推进龙岩老区苏区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为打造有温度的幸福龙岩奠定坚实基础。
“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我们做到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贫困户561户1363人和3个贫困村全部如期脱贫摘帽,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新罗区适中镇党委书记吴正如表示,征途漫漫,惟有奋斗。下一阶段,将坚持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持续巩固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健全动态防止返贫致贫监测机制,持续做好防止返贫致贫工作。同时,探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式,把“兴人”与“兴业”有机结合,做好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规划与建设,实现以点带面,推动全面发展。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上杭县蛟洋镇四级主任科员傅海明感慨万分。他挂钩的邹坑村曾是市级贫困村,通过党建引领和村企共建,该村积极实施人居环境专项整治、民生基础设施建设、村民增收和村集体经济壮大,一举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成为省级美丽乡村试点村。他表示,作为基层年轻干部,更要坚定理想信念,强化责任担当,做到工作顶在前面、干在难处,冲锋在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征地拆迁、招商引资等各个主战场,练就“虎背熊腰铁肩膀”,争做乡村振兴的开拓者。
围绕金砂红色小镇建设,永定区金砂乡秀山村积极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去年投资了1100万元,拓宽6.2公里长、6米宽的卓秀公路,打通了秀山群众的致富路、小康路。村党支部书记谢锦初表示,今年将继续立足实际,推进红色旅游和生态种植等产业发展,如推进高源山红军医院、崇圣寺的红色旅游,新增桔柚种植面积200亩等等,有力有效促进村民增收。
连城县文亨庄济家庭农场自2018年加入文亨镇激励性扶贫项目以来,先后带动当地35户贫困户参与百香果种植,不仅实现每户每年增收3000—5000元,还让他们掌握了种植技术。“很高兴能够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摆脱贫困,今后我将继续发挥脱贫致富带头人的作用,带领乡村们依靠勤劳的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农场负责人谢金华高兴地告诉记者。
得益于易地扶贫安居工程,长汀县古城镇马头山村村民刘春生搬到了长汀县幸福小区,并带头联系企业在小区成立两个扶贫车间,加上在老家养蜂的收入,早早就实现了脱贫。他说,能够脱贫并且成为致富带头人,要感恩党的政策,感恩各级各部门扶贫工作人员的倾力帮扶,同时,自身努力一样十分重要。“如今,我们已经脱离了贫困,接下来的目标就是要过上更高质量的生活,相信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我们的自身努力下,我们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甜,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