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借款有风险
微信作为一种网络社交工具,不仅拓宽了人脉关系,还可以通过发红包、微信转账等方式进行金钱交易,像购物、借款、还款等交易都可以通过微信转账、发送红包的方式完成。年终岁末,有市民却遭遇了微信借款容易,收款难的困境。
“年初的时候通过微信转账借给朋友5000元,没有借条,说好了今年内肯定还钱。”我市市民林先生称,自己上个月开始催促朋友还款,但是朋友却迟迟没有还款的意向,到了这个月,朋友非但没有还钱,还玩起了人间蒸发。“这个朋友原来人在龙岩,现在在外地,我去他家里讨债,他家人以我没有借条为由,不承认这笔借款。”
“林先生的遭遇,不少人都曾经遇到过。”据我市律师何勇介绍,现实中微信转账金额的来源一般有两类:一是与微信平台绑定的银行卡,这种方式可以根据相关的微信聊天记录、银行的存取款流水记录形成证据链来证明借款事实。二是零钱提现。一些手机的系统无法显示转出转入双方的昵称,仅有金额、交易日期、交易号码及“朋友已确认收钱”字样。仅凭转账记录根本无从证明已收款的“朋友”是否就是借款人本人。所以,必须要有微信运营商出具的相关的身份证明信息,或者借款人真人头像照片、聊天记录、录音等其他证据予以佐证,必要时还需要进行公证。
何勇表示尽量采用传统的借条及银行转账交易的方式进行民间借贷比较合适。“钱可以在网上微信转账,借条要当面给。”何勇建议,市民千万不要因为麻烦、碍于面子等原因就不写借条。需要提醒的是,借条最好能附上借款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如果事后有纠纷,有明确的身份信息会好很多。现实中,律师们经常会碰到借条上只有借款人的名字,却没有其他信息,借款人却消失在茫茫人海中难以寻觅的尴尬。如果碍于客观情况不方便立书面证据,那也要留心收集、固定电子证据。
此外,生活中,很多人在给对方发微信红包、转账时都会用系统默认的附言,如“恭喜发财、大吉大利”等。“别偷懒,红包、转账的附言功能要用好。”何勇提醒,如果是通过微信转账等借钱给对方,务必在附言栏目里备注好钱款的性质。另外,还可以在沟通中再确定对方的身份信息、款项性质,减少后期可能引发的麻烦。 (邱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