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为逃壮丁出走 抗美援朝当先
——记抗美援朝优秀战士刘拥远
□ 梁玉清 文/图
刘拥远,武平县湘店乡湘洋村人。他是一个苦命的孩子,4岁时母亲去世,20岁时父亲也撒手人寰,撇下他孤单一人。此时,国民党军四处抓壮丁,正当年的刘拥远为了逃避抓丁,就和叔叔商量,准备外逃去打工。叔叔看到孤苦伶仃的侄儿,很是同情,但又无法帮助他。只好把自己的身份证掏出来拿给侄儿,让他穿上自己的衣服乔装打扮,混过卡哨,逃离家乡。
刘拥远趁着暮色,一口气逃到连城泉上,东躲西藏,靠砍柴为生,日子在艰难中度过一年。后又来到连城沙溪想找一份工,但是找来找去还是没找到。他听说明溪县已经解放了,就辗转来到这里,结果此时明溪还是在国民党统治下。当他得知老乡钟日兴在这里当县长,就抱着试一试的心理,来找他要份工作。钟县长看到刘拥远人长得高大,又是老乡,就把他安排在县里当了一名自卫队员。6个月后,在解放军强大的政治攻势下,钟日兴在时任解放军某部团长的书友劝说下,来到福州投诚,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明溪和平解放。刘拥远也随着投诚部队来到永安,被编入66军196师炮兵团。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中国应朝鲜政府请求,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刘拥远积极响应部队号召,坚决要求参加抗美援朝部队。由于他文化水平不高,只好请人代写报告,然后,用针刺破自己的手指按上手印。经过部队严格的审查挑选,刘拥远终于如愿以偿,成了一名光荣的抗美援朝战士。
刘拥远随同部队,从永安乘汽车到达上饶,然后改乘火车直达朝鲜。一到朝鲜,刘拥远就要求到前线作战。一个月后,刘拥远被选送到后方学习使用120迫击炮。学习期满,刘拥远接受命令即刻回到前方打仗。他们使用的炮的射程最远是5公里,最近是几百米。当时,一个排4门大炮,一个班才一门炮,每门炮7个人,班长负责传达命令,副班长具体操作炮盘、炮身和炮架。
刘拥远忘不了朝鲜战场上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幕。房屋全部被炸,群众全部住山洞。男女老少齐上阵,擦炮弹的擦炮弹,送炮弹的送炮弹,送茶水的送茶水……根本分不清哪是兵哪是民,中朝军民团结一心,英勇奋战,誓死要把侵略者赶出去。刘拥远更忘不了那悲壮的时刻:在一次战斗中,身为班长的刘拥远英勇善战,带领战士们死死地守候在炮所,随时等候命令,向敌人开炮。时间在一分一秒过去,战士们个个怒目圆睁,义愤填膺,恨不得把敌人炸个稀巴烂。正在战士们急于等待发炮命令的时候,刘拥远终于接到几百米远的排长的命令,叫他去拿一个东西,那是一组发炮数据和发炮时间。当刘拥远高兴地拿着这道“命令”,朝着炮所的战友们挥手奔向炮所的时候,“轰隆”一声,敌人的一发炮弹击中了他们的炮所,刹那间,炮所没了,战友们全部牺牲了,他也被深深地埋在尘土中,腿部受伤……
1954年,回国后的刘拥远又被选调到步兵第196师炮兵团炮兵军士教导连学习一年,当年12月以优异的成绩顺利毕业。
1958年,28岁的刘拥远响应号召复员回到龙岩苏邦煤矿挖煤,在此期间,刘拥远担任组长,工作认真负责。但因各种原因,于1961年回到家乡。
刘拥远回到家乡后,一直默默无闻,甘受清贫,很少有人知道他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在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保卫世界和平的正义战争中,多次立功受奖,成为家乡的骄傲!